国内在职博士一览表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2-24 18:26:35 分享
如果你想在国内读在职博士,但不知道哪些高校有项目,这篇文章直接列出主要信息,帮你快速了解。
1. 清华大学
专业方向:工程、管理、教育等。
学制:35年。
申请条件:硕士学历,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,需提交科研成果或专利。
学习方式:每月集中授课4天,寒暑假可参与科研。
2. 北京大学
专业方向:经济、教育、公共管理。
学制:3年起。
申请条件:硕士毕业满3年,需单位推荐信,部分专业要求英语成绩。
学习方式:周末上课+线上课程,论文阶段可弹性安排。
3. 复旦大学
专业方向:医学、金融、法学。
学制:34年。
申请条件:硕士学历,工作领域与报考专业一致,需提交研究计划书。
学习方式:每学期集中学习2周,其余时间线上完成作业。
4. 浙江大学
专业方向:工学、农学、计算机。
学制:4年左右。
申请条件:硕士学历,至少2篇核心期刊论文,或主持过省级项目。
学习方式:每月到校1次(3天),其余时间远程指导。
5. 中国人民大学
专业方向:社会学、新闻传播、工商管理。
学制:3年。
申请条件:硕士学历,需单位盖章同意报考,部分专业要求笔试。
学习方式:周末授课,寒暑假安排实践调研。
6. 上海交通大学
专业方向:机械工程、材料科学、管理学。
学制:35年。
申请条件:硕士毕业,有发明专利或省部级奖项优先。
学习方式:每两个月到校学习1周,支持在线答疑。
7. 中国科学院大学
专业方向:理工科为主,如人工智能、环境科学。
学制:4年。
申请条件:硕士学历,需与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。
学习方式:阶段性集中授课+实验室实践。
申请流程参考:
1. 选校选专业:根据工作领域和兴趣匹配。
2. 准备材料:学历证明、推荐信、研究计划书等。
3. 提交申请:关注高校官网的“博士招生”栏目,一般在每年10月开放。
4. 参加考核:部分学校需笔试(专业课+英语),多数有面试环节。
5. 录取入学:通过后签订培养协议,按学校要求完成学业。
费用范围:
国内在职博士学费差异较大,普遍在8万25万元之间。部分高校分学年缴纳,部分要求一次性付清。
适合人群:
高校教师、企业高管、科研机构人员等,需同时满足工作稳定且有足够时间投入学习。
特别提醒:
部分高校对在职博士毕业要求较高,比如至少发表2篇SCI/EI论文,或完成省部级课题。报考前建议直接咨询学校招生办,确认最新政策。
以上为国内主流在职博士项目信息,建议提前12年准备申请材料,增加录取成功率。
国内在职博士一览表马理论
想读马克思主义理论(简称“马理论”)在职博士的人不在少数,但国内哪些高校有这个专业?怎么申请?需要哪些条件?下面直接解答这些问题。
一、国内哪些高校招马理论在职博士?
目前国内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职博士的高校主要有以下几所:
1. 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:学制34年,每年集中授课23次,适合体制内或相关领域从业者。
2. 北京大学:马理论博士项目接受在职申请,但竞争激烈,要求有高水平科研成果。
3. 中国人民大学:开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博士班,需通过统考和面试,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中国化研究等。
4. 复旦大学:以“申请考核制”为主,要求硕士学历且有一定学术成果,在职需单位同意。
5. 南开大学:接受在职攻读,学制4年,要求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。
二、申请条件是什么?
1. 学历要求: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(学硕、专硕均可),部分高校要求硕士专业与马理论相关。
2. 工作年限:多数学校要求在职人员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,且当前从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工作。
3. 科研成果:需提交至少12篇核心期刊论文或专著,部分院校接受未发表但质量较高的研究计划。
4. 推荐信:一般需要两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。
5. 单位同意:在职人员需提供单位盖章的同意报考证明,部分院校要求定向就业。
三、申请流程分几步?
1. 选校选导师:先确定目标院校,查看导师研究方向是否匹配,提前邮件联系导师确认招生意向。
2. 准备材料:包括硕士学位证、成绩单、科研成果、研究计划书、推荐信等。
3. 报名考试:部分高校需参加全国统考(英语+专业课),更多院校采用“申请考核制”,免统考但需通过材料审核和面试。
4. 面试考核:通过材料初审后,进入面试环节,主要考察专业基础、研究能力和未来规划。
5. 录取入学:通过考核后,签订定向就业协议,按学校规定时间入学,开始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。
四、读在职博士难吗?
难度取决于学校和导师要求。例如,985高校对科研成果和论文质量要求较高,毕业需发表23篇CSSCI期刊论文,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。在职人员需平衡工作和学习,建议提前规划时间,与导师保持密切沟通。
五、费用和时间要多少?
学费因校而异,一般在5万10万元/全程,部分院校按学年缴纳。学制多为34年,最长不超过8年。学习方式以周末授课、寒暑假集中学习为主,部分课程支持线上教学。
如果想报考,建议尽早准备材料,关注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的招生简章(每年910月发布),同时提升自身科研能力,积累相关成果。
北大光华mba报考条件及费用
《北大光华MBA报考条件及费用》
想读北大光华MBA,先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。北大光华MBA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项目,报考要求略有差异,但基本条件一致。
学历要求:必须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。应届毕业生不能直接申请,需要至少3年全职工作经验。如果只有大专学历,需要毕业满5年,且工作表现突出,但这类情况录取比例较低。
工作经验:非全日制MBA要求最少3年工作经验,全日制项目同样要求3年以上,但更倾向年轻申请人。工作背景越优质,比如名企、管理层或创业经历,申请优势越大。
英语能力:全日制MBA为英文授课,要求提供托福(100+)、雅思(6.5+)或同等英语成绩。非全日制项目中文授课,无硬性英语要求,但部分课程可能涉及英文材料。
申请流程:先通过北大光华MBA官网提交材料,包括学历证明、工作证明、推荐信、个人陈述等。材料通过后参加面试,面试主要考察职业规划、管理潜力和个人特质。最后需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(笔试),考试科目为英语二和综合能力(数学、逻辑、写作),联考分数线每年浮动,通常在170分左右。
学费标准:2024年非全日制MBA学费为42.8万元,分两年缴纳;全日制MBA学费为18.8万元(中文班)和27.8万元(国际班)。学费包含课程费用,不含教材、住宿和出国交流费用。部分企业合作项目可能有额外补贴。
其他费用:教材费约50008000元,住宿费全日制学生可申请校内宿舍,费用每年1.2万左右;非全日制通常不提供宿舍。国际交流项目需自费,短期项目约35万元,长期交换可能更高。
经济支持:北大光华提供多种奖学金,包括联考高分奖(最高10万元)、公益奖学金(面向特定行业)、企业奖学金等。合作银行可提供低息教育贷款,最高可贷学费的80%。
若条件符合且预算充足,建议尽早准备申请材料并备考联考。北大光华MBA每年9月开放申请,次年3月截止,录取竞争激烈,建议提前6个月规划。
张雪峰谈在职博士
在职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?怎么报考?需要哪些条件?这些问题一直是职场人关注的热点。张雪峰作为教育领域的资深人士,多次公开讨论过在职博士的现状与选择策略。本文直接梳理他的核心观点,用大白话解答常见疑问。
一、什么是“在职博士”?
在职博士属于非全日制博士培养模式,主要面向已经工作的群体。学生一边上班,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课程、科研任务,最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。说白了,就是“工作读书两不误”。
二、报考在职博士需要哪些条件?
1. 学历要求:必须有硕士学位(部分院校接受同等学力申请,但门槛更高)。
2. 工作经验:多数高校要求申请人有2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历。
3. 推荐审核:需要至少两名教授或行业专家的推荐信。
4. 科研成果:部分名校会要求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,或有专利、项目成果。
三、在职博士的报考流程
1. 确定目标:先选好学校和专业,建议优先考虑工作领域相关的方向。
2. 联系导师:提前发邮件给意向导师,说明工作背景和研究计划。导师同意接收是录取的关键。
3. 提交材料:包括学历证明、工作证明、推荐信、研究计划书等。
4. 参加考试:大部分学校有笔试(专业课+英语)和面试,部分院校免笔试。
5. 录取入学:通过审核后办理入学手续,开始半工半读。
四、读在职博士要花多少钱?
费用因学校和专业差异较大。普通高校全程学费约815万元,985/211院校普遍在1530万元。论文指导、实验材料、参会差旅等可能产生额外支出。
五、在职博士的含金量高吗?
张雪峰明确表示:只要是通过正规统考或审核入学,完成学位要求的在职博士,其学位证书与全日制博士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但要注意两点:
1. 选择教育部备案的正规高校,避免“野鸡大学”。
2. 部分用人单位可能更看重全日制学历,但体制内晋升、职称评定中两者待遇一致。
六、张雪峰给在职读博的三条建议
1. 别为了“镀金”而读博:明确读博目标,要么提升专业深度,要么解决实际工作难题。
2. 时间管理大于能力:每周至少保证20小时学习时间,避免工作学习两头耽误。
3. 优先选行业导师:如果从事技术应用类工作,选择有产业经验的导师比学术大牛更实用。
七、常见问题解答
1. 在职博士容易毕业吗?
毕业难度与全日制相当,核心是论文质量。理工科需实验数据,文科需理论创新,平均毕业时间46年。
2. 在职博士能转全日制吗?
部分高校允许转为全日制,但需辞职脱产,且入学三年内提出申请。
3. 哪些人适合读在职博士?
高校教师、医疗系统、科研院所、国企技术骨干等需要学历支撑晋升的群体优势最明显。
关于在职博士的更多细节,可直接咨询目标院校的研招办,或参考历年招生简章。选择前务必评估自身精力、经济条件和职业规划,避免盲目跟风。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