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EMBA保姆级教程:从择校到毕业的全流程干货(附30+真实学员避雷清单)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3-04 18:22:40 分享
一、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盯上国际EMBA?
最近两年,我身边有9位朋友陆续报了国际EMBA。他们中有创业小老板、企业中层,甚至还有全职妈妈。最年轻的28岁,最大的52岁,共通点是都想要个硕士学历傍身,但又不想脱产读书。某券商副总老张跟我说大实话:"现在谈生意,名片上印个硕士头衔,客户眼神都不一样。"
二、选校防坑三大铁律
1. 隐形费用预警:除了明面学费,要问清论文指导费(普遍25万)、游学差旅费(欧洲项目人均8万起)、教材版权费(部分美校收3万+)
2. 授课形式玄机:直播课要确认是否支持回看,录播课注意更新频率。某法国院校学员吐槽:"看三年前的商业案例学抖音运营,简直是穿越剧"
3. 毕业难度摸底:重点问清论文查重率要求(欧美普遍15%以下)、补考次数限制(东南亚某校挂科3次直接退学)
三、真实就读日程表
以某英国大学上海班为例:
每周六9:0018:00线下课(中间穿插3次咖啡time)
每月第二个周日线上案例讨论(必须开摄像头)
每季度末周末企业参访(去年去了特斯拉工厂和蔚来体验中心)
寒假要交3万字行业分析报告(可组队但每人需答辩)
四、过来人的血泪经验
1. 小组作业慎选队友:某深圳班曾出现5人小组作业,最后2人完成全部工作
2. 论文导师要早锁定:热门方向的教授通常开学3个月就被抢光
3. 校友资源活用技巧:每月参加至少2次线下茶会,但别在酒局上递名片
五、2024性价比院校红榜
(数据来自32位在读学员调研)
学费15万档:西班牙EAE商学院(可分期)、马来西亚城市大学(中文授课)
学费30万档:法国IPAG高等商学院(可获双认证)、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(企业主占比40%)
特殊福利款:波兰热舒夫大学(送欧盟游学)、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(配商业计划书导师)
38岁宝妈读国际EMBA的真实记录:每周熬夜到几点?作业量有多大?
时间都去哪儿了?——课程和作业安排
去年9月,我咬咬牙报了某高校的国际EMBA班。本以为“在职”俩字能轻松点,结果开学第一天就被课程表砸懵了。
每周五晚上6点到9点半线上直播课,周六全天早8点到晚6点线下课,雷打不动。光上课时间就占掉18小时,这还不算课前预习材料——动不动就上百页的全英文案例。教授笑眯眯说:“我们课程设计得很人性化。”后来才懂,所谓“人性化”就是“别指望能睡饱”。
凌晨两点的台灯还亮着
作业分两种: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。个人作业通常是案例分析,比如“某跨国企业东南亚市场策略优化”,要求10页报告+数据图表,Deadline卡在三天后。最崩溃的是财务建模课,Excel表格公式套公式,搞错一个单元格就得推倒重来。上周为了赶这份作业,硬是从晚上10点折腾到凌晨3点,第二天送娃上学差点把车开进绿化带。
小组作业比上班开会还累
班上同学都是企业高管,个个时间金贵。约个线上讨论得迁就时差——加拿大的同学刚起床,深圳的已经准备吃午饭。某次讨论新零售案例,群里蹦出200多条语音,光听完就得半小时。最夸张的一次,为了统一PPT配色,五个人争论了40分钟。交作业前夜,手机电量从100%掉到5%,全是微信文档传输记录。
孩子睡了才能打开电脑
作为俩娃妈,我的学习时间全靠“偷”。晚上8点哄睡孩子,收拾完玩具和碗筷,9点才能坐到书桌前。有次半夜改报告,老公迷迷糊糊递来杯咖啡:“你这比当年考研还拼哈。”周末上课更头疼,得提前给孩子备好两天的饭菜,冰箱上贴满便利贴:“微波炉加热3分钟”“别给弟弟玩剪刀”。
值不值得?只有自己知道
班上38岁的不止我一个。坐我前排的姐们儿,女儿高三,她下课就冲回家陪读;隔壁组的老哥,公司正在融资,每次上课都躲后排接电话。但谁都没提过放弃。
有天凌晨改完作业,顺手拍了下电脑边的咖啡杯发朋友圈。十分钟后,同学群里跳出消息:“同款咖啡,同款黑眼圈。”配图是悉尼凌晨4点的窗外。
现在开学快半年,生物钟早就调成了“熬夜模式”。上周儿子突然说:“妈妈,我以后写作业不磨蹭了,像你一样快。”突然觉得,桌上那堆写不完的案例,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。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