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国际硕士 > 报考常识

深圳国际硕士1年拿证?边上班边读的真相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4-30 11:03:33 分享

在深圳职场圈有个热门话题:不用辞职就能读的国际硕士,一年真能拿到正规学历?作为实地探访过5所中外合办高校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"在职国际硕士"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先说个真实案例。我表弟在福田某科技公司当项目经理,去年通过深圳某高校的1+1项目,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上课,今年6月真的拿到了英国某TOP200高校的学位证。最关键的是,他们班32个人里,有6个宝妈、8个部门主管,都是边工作边完成的学业。

这种项目的核心优势有三点:首先是时间灵活,90%课程安排在晚上和周末;其次是学历认证,选择教育部备案的项目,毕业证和留学生一模一样;说一千,道一万是费用亲民,相比出国留学,15-20万的总花费确实划算。但要注意,不是所有项目都靠谱,我见过最坑的案例是某机构宣传的"半年速成班",结果连教育部认证都没通过。

适合报读的人群很明确:工作3年以上需要学历镀金的职场人、计划跳槽外企的管理层、想转行但缺乏专业背景的转型者。别忘了应届生谨慎选择,这类项目更侧重实践经验而非学术研究。

申请流程比想象中简单:准备本科毕业证+成绩单(专科需加工作证明)→英语成绩(部分可免雅思)→面试(重点考察工作经历)→录取后线上注册学籍。整个流程走下来大概2个月,比国内考研省心很多。

对了给三点建议:① 优先选有实体校区的高校,像南山科技园那几所中外合办大学;② 确认课程是否有线下课比例,纯网课可能影响认证;③ 关注毕业要求,有些项目要求发表论文,工作量会大增。

深圳国际硕士1年拿证?边上班边读的真相

深圳在职硕士含金量高吗?

一、深圳高校资源够硬气

别看深圳是年轻城市,高校阵容可一点不虚。除了本土的深圳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,还有北大深圳研究院、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这样的顶尖高校分部。像深圳大学的MBA项目,课程直接对接腾讯、华为这些大厂的真实案例;清华深圳的工程管理硕士,导师团队里不少是参与过前海自贸区规划的大牛。这种“本地化”的教学资源,外地高校还真比不了。

二、证书和全日制平起平坐

现在非全日制硕士和全日制拿的是同样的双证(毕业证+学位证),学信网可查。去年有个朋友读的暨南大学深圳校区的金融硕士,跳槽时HR特意问是不是非全,结果人家看到证书编号和全日制一样,照样给开了管理岗。深圳很多企业早就不纠结“全日制”这个标签,反倒更看重你是不是深圳本地的项目——毕竟课程内容更贴近本地产业需求。

三、上课时间灵活到离谱

深圳在职硕士的课程安排特别“深圳特色”。比如港中大(深圳)的兼读制项目,周末两天集中在大学城上课;深圳大学更狠,开发了“周末+晚间”混合模式,晚上7点到10点的课还能用企业微信打卡。有些项目甚至允许用项目实践顶替部分学分——你在公司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,导师带着改改就能当结课作业。

四、政府给补贴是真金白银

深圳各区都有在职人才补贴政策。龙岗区去年出新规,非全日制硕士拿到证后,在区内企业工作满1年,直接补贴1万8;南山区更狠,特定专业(比如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)的补贴能达到3万。不少高校还和企业搞联合培养,像哈工大(深圳)的工程硕士,比亚迪、大疆这些企业直接提供带薪实习岗位,相当于读书期间就把工作搞定了。

五、学费比想象中划算

深圳在职硕士的学费跨度挺大。深圳大学的普通专业大概6-8万全程,MBA这类管理类项目在18万左右。但对比北京上海同档次高校动辄25万+的学费,深圳的性价比就出来了。而且很多高校支持分期付款,有些甚至能对接银行的“人才贷”,利息比房贷还低。去年有个做IT的小伙,读南科大的大数据硕士,学费直接用公积金账户里的钱付的。

六、人脉圈子都是“深圳牌”

在职硕士班上常见两种人:一种是本土企业中层,比如华强北的电子厂老板、科技园的研发主管;另一种是刚落户深圳的新深圳人。小组作业时搞不好就能遇到供应链大佬,课间闲聊可能聊出合作机会。有个读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同学,毕业时班上1/3的人合伙搞了个跨境电商公司,现在每年流水过亿。

说到说一千,道一万,在深圳读在职硕士值不值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有人纯粹为拿落户积分,有人冲着校企合作资源,也有人就想系统学点真本事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——在深圳这个认实力不认出身的地方,带着本地高校的硕士背景,至少不会输在起跑线上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