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高商MBA学费值不值?老学员算完这笔账沉默了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4-19 14:35:24 分享
北方高等商学院作为国内知名商科院校,其MBA项目每年都吸引着大量职场人士关注。很多朋友最关心的就是,读这个MBA到底要花多少钱?今天我们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,把学费明细、隐形开销、性价比高低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。
先看明面上的学费账单,2024级北方高商MBA全日制班学费是28.8万/全程,非全日制班32万/全程。注意这两个数字都是分两年缴纳的,全日制每年14.4万,在职班每年16万。这里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——每年学费会随着物价指数上浮3%-5%,也就是说第二年实际缴费可能比第一年多个四五千。
除了看得见的学费,还有几个烧钱的地方必须算进去,
1. 教材资料费,每学期800-1200元,两年下来至少准备3000元
2. 海外访学模块,必修的欧洲访学两周,机票+食宿自费部分约2-3万元
3. 小组活动经费,平均每个案例讨论要摊200-500元,特别是需要做市场调研时
4. 隐形时间成本,周末上课的交通费、误餐费,每月大概多出800元左右
说到性价比,得看跟谁比。比起本地的财经类院校(普遍在15-20万区间),北方高商确实贵出一截。但往届学员张涛(2022级)给我们算了笔账,他通过校友资源对接了三个项目,单是其中一个供应链优化方案就带来50万年收入。"我们班有同学还没毕业就被猎头挖走,薪资直接涨了40%,这笔教育投资两年就能回本。"
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钱花得值不值关键看个人。如果单纯想要个文凭,建议选性价比更高的院校;要是冲着高端人脉和实战教学来的,北方高商的特色企业诊断课确实能学到真本事。教MBA战略管理的王教授有句大实话,"我们课堂上讨论的都是真实企业案例,学员带来的商业问题当场剖析,这种学习体验你在网课里永远得不到。"
对了给个实在建议,准备38-40万预算比较稳妥。除了前面说的费用,建议预留1-2万应急金,毕竟读研期间可能遇到临时出差、生病请假等情况。有条件的话,可以申请学校的阶梯式缴费方案,或者关注他们官微的奖学金信息——去年就有学员通过创新创业计划减免了30%学费。
MBA毕业三年没涨薪,还要不要读?
一朋友是我大学同学,三年前读完MBA,进了一家外企当主管。前几天喝酒,他吐槽,“工资和刚入职时一模一样,连年终奖都缩水了。”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现在网上铺天盖地说MBA不值钱,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吗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。
一、三年没涨薪,问题到底出在哪?
先别急着怪MBA。我见过不少案例,有人读完确实没起色,但有人工资直接翻倍。隔壁部门王姐,读的是普通高校在职MBA,去年跳槽去互联网公司带团队,薪资涨了40%。关键要看几个硬指标,
1. 行业特性,金融、咨询行业对MBA认可度高,制造业、传统行业可能觉得“有更好,没有也行”。
2. 毕业院校,清北复交的MBA和普通院校含金量差着档,就像985本科和普通二本的差距。
3. 个人定位,有人读MBA是为转行,有人图混圈子,目的不同结果自然不同。
一姐妹的问题就出在这儿——他所在的传统制造业今年整体不景气,加上他选的MBA院校在业内知名度一般,公司里同级别管理层有一半都有类似学历。
二、现在读MBA到底图什么?
十年前读MBA可能真是镀金,现在得想明白三件事,
人脉质量比课堂内容更重要
我认识个做跨境电商的老板,读长江商学院时认识了现在的合伙人。他们上课讨论的案例可能记不住,但同学间合作搞的海外仓项目去年赚了七位数。
别指望学历直接变现
有个真实数据,2022年某985高校全日制MBA毕业生中,32%的人薪资涨幅不足15%。企业现在更看重你能带来什么资源,解决什么问题。
时间成本要算清
脱产读两年损失的不只是学费。我表弟辞职读MBA时月薪2万,毕业重新找工作花了半年,说一千,道一万薪资只比原来高3000。算上两年少赚的48万,这笔账真不划算。
三、这五种人建议慎重考虑
1. 单纯想涨工资的,不如直接跳槽或深耕专业技能
2. 所在行业不看学历的,比如新媒体运营、直播电商
3. 经济压力大的,普通院校MBA学费普遍15万起,够付小城市首付了
4. 工作不满三年的,没实战经验去听课,就像没开过车的人学赛车理论
5. 想转行没目标的,见过有人读完MBA从HR转行做HR,白折腾两年
四、三种情况读MBA真管用
1. 家族企业接班需要,需要快速搭建人脉圈子和商业思维
2. 特定行业晋升硬门槛,比如投行VP升ED,有些公司明确要求硕士学历
3. 海外工作移民需求,欧美国家对MBA认可度较高,我邻居靠美国MBA项目拿了工签
有个新趋势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EMBA而不是MBA。某商学院招生老师说,现在30岁以下报名的少了,35岁以上的企业主反而增加。这说明职场老炮们更清楚自己要什么,年轻人容易陷入“学历焦虑”。
对了说句实在话,教育投资从来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就像买股票,有人看基本面,有人玩短线。关键要摸清自己的底牌,想清楚是缺人脉、缺知识,还是单纯缺个心理安慰。隔壁老王的例子就挺有意思——他报MBA前先找猎头打听了一圈,发现目标岗位确实需要这个门槛,这才下的决心。
上一篇: 北方高商MBA难考吗?这三点劝退八成考生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