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本哈根商学院MBA必修课,这五类人读起来最划算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0 14:55:38 分享
如果你正在考虑读MBA,尤其是对欧洲名校感兴趣,哥本哈根商学院(CBS)的MBA项目一定在你的备选清单里。但你知道吗?这个项目的必修课设置和国内MBA差异很大,有些课程对特定人群特别“友好”,而另一些课可能让你直呼“头大”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哪些人读CBS的MBA必修课最划算。
第一类:想转行进北欧企业的职场人
哥本哈根MBA的必修课里,有一门《北欧商业文化与战略》,国内MBA很少涉及这个方向。这门课会深度剖析宜家、乐高、诺和诺德等北欧巨头的管理逻辑,甚至带学员到企业参访。如果你未来想进北欧外企,这门课能帮你快速理解他们的扁平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第二类:对“实战项目”上瘾的行动派
CBS的必修课有个特点:几乎每门课都带小组实战任务。比如《全球供应链管理》要求学生为丹麦本地企业设计降本方案,企业高管会直接参与打分。这种“真刀真枪”的作业,特别适合讨厌纸上谈兵、喜欢动手实操的人。
第三类:想低成本接触欧洲资源的创业者
必修课中的《欧洲市场拓展》会请来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的行业专家做工作坊,很多学员通过这门课直接对接到了欧洲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。有位做跨境电商的学员说:“光这门课省下的中介费,就够我半年学费了。”
第四类:拖家带口的“中年读书党”
和国内MBA不同,CBS的必修课时间安排非常照顾在职人士。核心课程集中在每周四到周六,且允许线上同步参与。有个二宝妈妈学员分享:“孩子生病时我在家看课程直播,教授还会特意暂停让我去哄娃。”
第五类:想拿永居的“北欧爱好者”
虽然学校不宣传,但完成MBA课程后申请丹麦工签会有加分。必修课里的《丹麦语商务沟通》教基础丹麦语,这门课结业证书在申请永居时可以作为语言证明。有学员算过账:“单独报语言班要花3万克朗,这门课相当于白送。”
不过要注意,CBS的必修课对“考试型选手”不太友好。比如《商业数据分析》的考核方式是小组开发一个数据模型,占总成绩70%。有位考霸型学员吐槽:“我准备了三天三夜的公式,结果教授说更看重模型能不能用在真实业务里。”
给准备申请的人三个建议:
1. 提前练好英语presentation能力——必修课60%的作业需要公开演讲
2. 准备好运动鞋——企业参访经常需要步行参观工厂车间
3. 别买太多教材——教授更推荐用课堂案例当学习材料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大实话:如果你属于上面五类人,哥本哈根MBA的必修课确实能让你“物超所值”;但要是只想要个文凭混日子,这些实战性超强的课程可能会让你痛不欲生。
哥本哈根商学院MBA申请,哪些背景容易吃闭门羹?
1. 成绩单太“水”,学术背景不过关
哥本哈根商学院对本科成绩有硬门槛。GPA低于3.0(按4.0标准)的申请者,除非其他方面特别亮眼,否则大概率直接被筛掉。尤其是商科相关专业基础课(比如微观经济、统计学)成绩差的,学校会怀疑你的学术能力。
另外,如果本科院校排名低、专业和商科毫无关联(比如纯艺术类),且没有辅修或相关课程补充,也会让审核官觉得“底子不够”。
2. 工作经验“凑数”,缺乏含金量
学校明确要求至少3年全职工作经验,但光拼年限没用。
行业太边缘:比如传统制造业的基础岗位、小微企业的行政工作,相比科技公司、咨询、金融等行业,竞争力明显不足。
职位没成长性:如果3年都在同一岗位打杂,没升职、没独立项目,学校会觉得你缺乏领导潜力。
跨行业但没逻辑:比如从护士突然转行申请MBA,但中间没有商业相关的过渡经历(比如医疗项目管理),容易被质疑动机。
3. 语言成绩“踩线过”,口语拖后腿
雅思总分7.0、托福94是官方要求,但实际录取中,语言成绩只是“入场券”。尤其是口语单项,如果低于6.5(雅思)或22(托福),面试时很容易露怯。哥本哈根商学院课堂讨论多,小组作业频繁,口语不行?老师可能直接把你划为“跟不上节奏”的风险人群。
4. 推荐信不走心,全是“模板夸”
推荐信最忌讳泛泛而谈。“该生认真负责”这种万金油评价,还不如不写。学校想看到的是具体例子:
你带过什么项目?解决了什么问题?
你的沟通风格、抗压能力如何?
如果推荐人职位不高(比如普通主管)、和申请方向无关,或者用词空洞,这封信反而会减分。
5. 文书“假大空”,没抓住学校调性
哥本哈根商学院特别看重两点:国际化视野和可持续商业思维。
文书里只写“我想升职加薪”,不提如何用MBA资源解决具体的社会或商业问题,显得格局太小。
对学校的课程、教授研究方向一无所知,空谈“仰慕名校”,会被认为缺乏诚意。
过度强调个人成就,忽视团队合作案例,也不符合北欧文化强调的“平等协作”价值观。
6. 职业规划“飘忽”,目标不接地气
学校最怕招到“迷茫型”学生。比如:
申请时说“想转行做投资”,但对哥本哈根当地的创投生态、欧洲市场趋势毫无了解。
目标设定过于宏大(“成为全球500强CEO”),但没有短期可落地的计划。
建议结合丹麦的产业优势(比如清洁能源、医药创新),给出具体的职业路径,比如“通过MBA进入北欧新能源企业,负责亚太市场拓展”。
7. 面试准备不足,暴露“硬伤”
哥本哈根商学院的面试喜欢“突击提问”。比如:
“你说对可持续金融感兴趣,那你能解释一下欧盟最新的碳关税政策吗?”
“如果你在小组里和丹麦同学意见冲突,会怎么处理?”
如果只是背诵准备好的答案,或者对欧洲商业新闻缺乏关注,很容易被面试官看穿。
哥本哈根商学院的录取委员会很务实——他们要的是“能毕业、能贡献、能代表学校”的学生。背景有短板不怕,关键要证明你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匹配度。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