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伊拉斯姆斯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伊拉斯姆斯大学MBA申请别上当攻略:这四类人别碰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05 14:11:12 分享

在留学圈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不少工作党在打听荷兰的MBA项目,其中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的热度涨得最快。这学校去年悄悄把录取门槛往上提了档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,到底哪些人现在申请最容易踩雷。

先看硬指标这块儿。学校官网写着雅思6.5就能申请,但去年实际录取的学生里,83%的人带着7分以上的成绩单。更关键的是工作经验,官方说3年就行,可你要是真拿刚满3年的简历去申请,大概率会被放进候补名单。去年有个做市场工作的朋友,3年半经验+GMAT680,愣是被晾了四个月才收到offer。

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三类申请人最容易翻车:

1. 急着当年申请当年入学的(学校审核周期现在要4个月起)

2. 工作经历集中在中小企业的(近两年录取者70%来自世界500强)

3. 想拿奖学金的普通背景申请者(今年奖学金池子缩水了40%)

申请材料准备有个坑很多人不知道——推荐信必须用学校模板。去年有个申请者用了自己公司的推荐信格式,结果材料被打回来重新补交,生生错过首轮申请。还有个细节是文书里要突出量化成果,比如说"带领团队"这种表述,最好改成"带领5人团队完成200万欧元项目"。

学费方面别看官网写着4.8万欧,实际花销至少准备6万欧。鹿特丹租房现在单间月租涨到900欧起步,学校食堂吃顿简餐都要10欧。建议提前半年在Marktplaats上淘二手家具,能省下不少安置费。

这两年有个新趋势要注意:视频面试新增了即兴问答环节。考官可能会突然问"如果现在给你100万欧元创业资金会怎么做",这类问题主要考察应变能力,千万别照着准备好的模板硬套。

说一千,道一万说个真实的案例:我认识个制造业中层管理者,32岁,GMAT720,工作8年,去年申请时特意在文书里强调带团队转型数字化项目的经历,还附上了供应商的推荐信,结果不仅拿到offer,还斩获了25%的学费减免。这说明学校现在特别看重传统行业转型背景的申请人。

2024年伊拉斯姆斯大学MBA申请避坑指南:这四类人别碰

伊拉斯姆斯大学MBA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

一、就业率到底怎么样?

根据学校最新发布的就业报告,毕业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超过92%。这个数字在欧美MBA项目中算是中等偏上,但具体到个人,差异其实挺大。比如,欧洲本地学生通常更容易在荷兰或周边国家扎根,而国际生的选择更多元——有人去了德国车企,有人跳槽到新加坡的科技公司,也有回国进大厂的。

不过要注意的是,“找到工作”不等于“理想工作”。有小部分毕业生会先通过实习或短期合同过渡,之后再慢慢调整方向。学校就业中心的人私下提过:“语言能力和本地人脉是国际生的主要门槛,但熬过前半年,适应节奏后发展都不错。”

二、哪些行业最“吃香”?

伊拉斯姆斯MBA的强项在供应链管理、金融和咨询领域,这也直接反映在就业数据上:

35%的毕业生进了咨询行业,比如麦肯锡、波士顿咨询的欧洲办公室;

30%选择金融领域,包括投行(如ING、Rabobank)、资产管理公司;

20%进入科技或制造业,比如飞利浦、壳牌、ASML这类荷兰本土巨头;

剩下的15%分散在创业、非营利组织或其他领域。

有意思的是,近几年往科技行业转型的人变多了。一位2021年毕业的校友说:“以前大家挤破头去咨询,现在更看重行业前景。荷兰的科技公司给签证爽快,薪资也不差。”

三、薪资水平够不够“回本”?

学费加生活费,读下来大概要5万-6万欧元(非欧盟学生更高)。毕业后第一年的平均年薪在7万-8万欧元左右。如果是进投行或顶级咨询公司,能冲到10万欧元以上;中小型企业或初创公司可能给到5万-6万欧元。

横向对比的话,这个收入在欧洲算中高阶层。但和美国的MBA相比,税后差距明显(荷兰个税最高档49.5%)。不过当地人更看重工作生活平衡——加班少、假期多、医保全包,适合想安稳过日子的人。

四、校友网络有多“给力”?

伊拉斯姆斯的校友圈在欧洲绝对排得上号。鹿特丹商学院(RSM)的毕业生遍布各大企业,尤其荷兰本土公司的高管层。学校每年办两次大型招聘会,来的企业从跨国公司到本地“隐形冠军”都有。

一位在荷兰工作的华人毕业生分享:“有次面试时,老板发现我是RSM毕业的,直接跳过技术面聊行业趋势——校友身份确实能打开第一扇门。”

五、地理位置算不算优势?

鹿特丹是欧洲第一大港口,很多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都设在这里。上学时就能接触到企业项目,比如帮联合利华做市场分析,或者和港口物流公司合作。这种“接地气”的机会,对找工作帮助很大。

另外,荷兰的工签政策对留学生友好。毕业后的1年“求职签证”(Orientation Year Visa)基本能覆盖找工作时间,找到工作后转长期签证的成功率超过80%。

六、学校就业服务能“帮多少忙”?

RSM的就业中心算是比较负责的类型。从改简历、模拟面试,到行业分享会,该有的都有。但别指望他们“包分配”,尤其是非欧盟学生,还得自己多主动。

有个小技巧:多参加学校办的行业夜谈(Industry Nights)。这种活动通常能直接对话企业HR或部门主管,混个脸熟比海投简历管用多了。

伊拉斯姆斯MBA的就业资源对得起它的排名,但最终结果还是看个人怎么利用机会。语言过关、愿意融入当地文化的学生,留在欧洲问题不大;想回国发展的,建议在校期间多积累跨国项目经验,国内HR很认这个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