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伊拉斯姆斯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想申伊大MBA?这些条件要达标!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3-05 11:56:04 分享

伊拉斯姆斯大学MBA申请全攻略

提到欧洲顶尖商学院,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(RSM)的MBA项目绝对榜上有名。但想拿到offer,光有热情可不够,得先摸清学校的“门槛”。今天就带大家捋一捋,申请伊大MBA需要满足哪些硬性条件和隐形要求。

一、学历与成绩:基础门槛别轻视

RSM要求申请人持有正规本科及以上学历,专业不限,但成绩单需体现学习能力。国内“双非”院校毕业生也能申请,但GPA建议在3.0/4.0以上。若本科成绩一般,可通过GMAT(建议650+)或GRE(语文160+、数学155+)弥补。

二、工作经验:质量比年限更重要

官方要求2年以上全职工作经验,但实际录取者平均工龄45年。学校更看重岗位含金量:是否带过团队、做过项目管理、有跨国业务经验等。比如,一位在快消行业负责区域市场拓展的申请人,可能比普通行政岗更有竞争力。

三、语言能力:别卡在细节上

非英语母语者需提交雅思(7.0+,单项不低于6.5)或托福(100+)。如果本科是全英文授课,可申请豁免。但要注意,RSM面试全程英文,口语流利度直接影响录取结果。曾有申请人雅思总分达标,却因面试表达磕绊被拒。

四、推荐信与文书:展现独特竞争力

推荐信需由直属上级或合作方撰写,内容要具体,避免套话。比如描述你如何协调跨部门完成项目,比笼统夸“工作认真”更有说服力。个人陈述要突出职业规划与RSM资源的匹配度,比如提到学校“全球商业咨询项目”的实战机会。

五、面试技巧:真诚比套路管用

RSM面试常问职业转型动机、团队冲突处理案例等。回答时建议用“情境行动结果”结构,比如:“我在某次产品上线时发现数据漏洞,协调技术部通宵修复,最终客户续约率提升15%。” 避免空谈“热爱学习”等抽象概念。

小贴士:避开三大常见误区

1. 盲目追求推荐人头衔:公司CEO的泛泛推荐不如直属上司的细节描述。

2. 文书堆砌经历:与其罗列10个项目,不如深入分析1个典型案例。

3. 临时抱佛脚练口语:每天用英语复盘工作,比突击背模板更有效。

想申伊大MBA?这些条件要达标!

伊拉斯姆斯大学MBA就读真实体验

【标题】在荷兰读伊拉斯姆斯大学MBA是什么体验?过来人掏心窝聊聊

如果你正在考虑去欧洲读MBA,大概率听说过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的名字。这所低调的荷兰高校常年霸榜《金融时报》全球商学院前30,但国内信息少得可怜。去年刚从RSM(伊拉斯姆斯大学商学院)毕业的我,今天就掰开揉碎讲讲真实的就读体验。

一、课程设置:玩真的,没时间划水

开学第一天就被震撼到了——人手一份的课程表精确到分钟,早上8点半准时开课是常态。和国内MBA不同,这里没有“水课”的概念。战略管理课上,教授直接甩出某跨国企业的真实财报,48小时内要小组交出重组方案;市场营销课干脆把宜家新品发布会搬进教室,每个组都得现场设计推广策略。最刺激的是“商业模拟战”,全班分成六家公司,在虚拟市场里厮杀三个月,我们组因为定价失误差点“破产”,最后熬夜改方案时组员直接睡在了讨论室。

二、同学构成:比联合国还热闹

我们那届42个人来自19个国家,上课像开国际会议。印度小哥开口就是宝莱坞式演讲,巴西妹子用Excel比跳舞还溜,德国同学永远提前三天交作业。文化差异闹过不少笑话:有次小组作业,日本同学默默改了所有人的PPT排版,意大利大哥却坚持要在汇报前请大家喝浓缩咖啡提神。不过这种混搭恰恰是宝藏——现在我做跨境项目时,还能随时连线在迪拜做投行的校友查数据。

三、教授阵容:业界大佬在线发“刀片”

教财务的Van der教授是荷兰某银行前CFO,上课自带案例全是他在职期间的真实决策。有次我套用课本公式做估值,他直接怼:“你这是教科书诈骗!真实并购哪有这么干净的数字?”后来带我们去参观他操盘过的港口并购项目,看到密密麻麻的风险变量清单,才明白课堂上那些“刁难”多有用。

四、鹿特丹生存攻略

别被网上照片骗了!商学院主楼看着像集装箱堆起来的艺术馆(其实是普利兹克奖得主设计的),但内部设施绝对硬核。图书馆24小时开放,地下室有睡眠舱;学生卡能免费骑全市公共自行车;食堂最受欢迎的3.5欧炸鱼薯条管饱。市中心运河边藏着超多创业咖啡馆,经常能偶遇来蹭wifi的校友谈项目。

五、真心话时间

别指望来这里镀层金就能躺赢。同学里有辞去麦肯锡工作来读书的卷王,有家族企业继承人来拓人脉的,甚至还有前奥运选手转型。每周80小时学习是常态,但教授办公室永远敞开,校友 mentorship 项目能约到行业顶尖前辈。如果非要给个建议——来之前先练好酒量。不是应付派对,而是期末庆功时,巴西同学带来的甘蔗酒能直接把人送走…

现在每天开Zoom会议,背景里还挂着RSM的校徽帆布包。当初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申请,现在回头看,那些在鹿特丹阴雨绵绵的清晨赶课、在图书馆通宵吵架改方案的日子,反倒成了最带劲的人生片段。对了,申请时推荐信要找真正了解你的人写,那帮招生官眼睛毒得很——去年有个朋友套模板吹领导力,面试直接被问:“你故事里的公司去年根本没这个业务吧?”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