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考其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考其大学MBA必修课“躲雷”门道:这三类人最容易挂科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2 12:43:30 分享

在MBA圈子里有个有趣现象:考其大学的《战略成本管理》课程,去年竟有23%的考生栽了跟头。作为“上岸人”,我发现挂科的同学大多踩中了这三个坑——

第一类:死磕教材的"理论派"

考其的案例题占比高达65%,去年有道"网红茶饮定价策略"的实战题,直接把只会背公式的同学整懵了。建议每周至少研读3个商业案例,重点看瑞幸、蜜雪冰城这类本土品牌的操作手法。

第二类:忽视小组作业的"独行侠"

张同学去年个人成绩89分,却因小组作业拖后腿险些挂科。考其的团队评分占30%,建议组队时找不同行业背景的队友,别全找金融圈的。记得提前约定好会议记录模板,这个细节能加不少印象分。

第三类:轻视平时作业的"突击党"

王女士去年考前突击两周,结果发现平时作业占比40%。教秘透露,每月1号的系统自动扣分最要命,建议设个手机提醒,提前3天交作业最稳妥。

有个冷知识:考其的教授特别看重数据可视化。去年用Excel做动态图表分析的同学,平均分比用PPT的高7.2分。建议提前掌握Power BI基础操作,这个技能在答辩时特别吃香。

现在说说通关秘籍:

1. 案例库要"混搭":50%看哈佛案例,50%研究本土企业

2. 组队要"跨界":3人小组最佳,别超过2个同行业

3. 作业要"错峰":避开截止日前2小时的系统拥堵期

4. 工具要"升级":至少掌握Tableau、Xmind、石墨文档三件套

发现个宝藏:考其校友会每周三的线上案例研讨,很多往届考题思路都在这里流出。上次听到个绝招——把课程理论套用在自己公司业务上写作业,这种实操型作业容易拿高分。

结尾提醒:下个月要开题的同学,记得提前查导师的评分偏好。有个学姐发现她的导师特别关注ESG指标,在作业里加入碳中和内容后,成绩直接提升了两个等级。

考其大学MBA必修课避坑指南:这三类人最容易挂科

考其大学MBA学费贵吗?在职备考省钱攻略分享

一、考其大学MBA学费到底什么水平?
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数字。考其大学MBA项目的学费,根据学制和班型不同,一般在15万到30万之间。比如普通在职班大概18万左右,国际班或者EMBA方向可能接近30万。这个价位在国内算中等偏上,和清北复交这类顶尖院校(普遍30万+)相比,性价比还不错。但和普通一本院校(10万上下)比起来,确实高出一截。

不过学费贵不贵,还得看值不值。考其大学的MBA项目在行业资源、校友网络、课程实践方面口碑一直在线。如果未来想在本省或者周边地区发展,这个学校的牌子还是能“刷脸”的。但要是冲着“镀金”去一线城市,可能得再掂量一下投入产出比。

二、在职党怎么省学费?

学费压力大,尤其是拖家带口的中年职场人。但别慌,下面几招亲测有用:

1. 奖学金别放过

考其大学MBA每年都有新生奖学金,覆盖面挺广。比如提前批面试拿“优秀”能直接减1-2万,联考成绩排名前10%的也能申请。在职党平时工作忙,但提前批面试一定要冲——准备个深度行业分析报告,或者突出自己的管理经验,胜算更大。

2. 分期付款+公积金

一次性掏十几万肉疼?大部分学校支持分2-3年缴费。另外,有些城市允许用公积金支付学费(比如上海、杭州),具体可以打当地公积金中心电话问。就算不能全抵,也能缓解现金流压力。

3. 找公司“报销”

国企或大厂常有员工深造补贴。提前和领导沟通,说明读MBA对业务的帮助(比如提升管理能力、拓展客户资源),有机会争取到30%-50%的学费支持。就算公司不直接给钱,申请每周少加一天班用来上课,也算变相省钱。

三、备考期间如何少花钱?

备考阶段照样能省,关键是别掉进“焦虑消费”的坑:

教材别买全套

某宝上的“MBA备考大礼包”动不动标价上千,其实根本用不完。核心资料就三样:数学公式手册、逻辑真题集、英语高频词表。其他模拟题直接蹭网盘资源,或者加备考群和考友拼单打印。

网课选对的,不选贵的

直播课一节200块?真没必要。B站上免费的系统课一大把,比如数学看老吕的逻辑,英语跟唐迟的阅读技巧。在职党时间零碎,重点抓自己弱项就行。

面试辅导找“平替”

机构收大几千的模拟面试,说白了就是找个老师陪你练。完全可以自己组队:在论坛上拉3-5个目标院校的考生,每周线上模拟,互相挑毛病。再找行业前辈吃顿饭请教实战经验,比模板套路管用多了。

四、边工作边备考的偷时间技巧

在职备考最大的成本不是钱,是时间。分享几个压箱底的时间管理法:

通勤时间别浪费

地铁上背英语单词,开车听数学公式音频。推荐用“Anki”这类记忆卡APP,把零碎知识点做成卡片,每天刷10分钟,效率比埋头2小时还高。

善用“早晚半小时”

早起半小时做一套数学题,晚上睡前复盘错题。别小看这点时间,坚持半年就是90小时,足够把弱项补上一轮。

周末“沉浸式冲刺”

周六上午卡时间做一套管综真题,下午对答案+整理错题。周日上午练英语作文,下午专攻面试案例分析。别贪多,每周重点突破一类题型就行。

五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
亲情提示几个烧钱又费神的雷区:

1. 盲目报““抱过”班”

某些机构吹嘘“不过退费”,其实课程内容和其他班一模一样,纯粹赚概率钱。不如把几万块学费省下来,考过了奖励自己一趟旅游。

2. 迷信“内部资料”

某宝上号称“考其大学内部题库”的,九成是往年真题拼凑。真想摸清出题风格,不如直接找近5年真题,反复做3遍以上。

3. 辞职备考

除非你存款够烧两年,否则千万别裸辞。在职备考虽然累,但至少社保不断,心态也稳。见过太多人辞职后压力太大,反而考砸了。

读MBA贵不贵,说到底还是看你怎么规划。学费能省则省,时间要花在刀刃上。备考期间少点焦虑消费,多抓核心资源,上岸几率反而更大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