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国立台北理工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读国立台北理工MBA必修课,这3个"坑"学长姐不会告诉你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2 12:59:41 分享

"国立台北理工MBA值不值得读?必修课到底难不难?"作为去年刚毕业的老学长,今天掏心窝子和大家聊聊真实体验。别忘了:选课这事儿看似简单,稍不注意可能直接影响毕业进度,我室友就曾因为漏选一门课延迟半年毕业。

一、必修课隐藏的3个"潜规则"

1. "弹性学分"其实不弹性

官网上写的"可跨学院选修3学分",实际操作中80%的同学都选了商学院的《数智化转型实务》。为啥?其他院系课程要么时间冲突,要么考核标准模糊。去年有个同学选了设计学院的课,结果因为作业评分标准不透明差点挂科。

2. "企业诊断"课要提前半年准备

这门课表面是3学分,实际要投入5门课的时间。建议开学前就物色好合作企业,最好是亲友公司或前东家。去年我们组临时找的新创公司,结果调研到一半公司倒闭了,差点拿不到数据。

3. 必选讲座暗藏考勤“套儿”

每月2次的业界讲座,看似不计入学分,但缺席3次以上会影响《领导力开发》课程成绩。建议用电子签到+现场拍照双保险留存记录,去年有同学因为系统故障被误记缺勤。

二、“上岸人”的血泪经验

1. 选课要"错峰"

热门教授的课尽量别扎堆选。比如张教授的《战略管理》虽然口碑好,但他给分严格,去年35%的人拿B+以下。可以优先选李教授的平行课程,教学内容相似但通过率高15%

2. 组队要趁早

开课两周内必须组好6人小队,切记要找不同背景的队友。我们当时组了3个工程师+2个财务+1个营销的配置,做案例分时优势明显,千万别找同质化太高的团队。

3. 活用校友资源

每周三下午的校友咖啡厅别错过,很多毕业学长姐会回来交流。我就是在那里获得某科技公司的实习内推机会,后来还转化成了毕业论文案例。

三、你可能不知道的补救措施

如果真不小心踩坑了也别慌:①每学期第4周前可申请换组 ②必修课挂科可申请跟下届重修 ③特殊原因可申请用2门选修课抵1门必修(需学术委员会批准)

个人觉得:

说到底,MBA必修课就像升级打怪的装备库,选对了事半功倍,选错了步步惊心。建议新生做好两件事:①加入学校官方的Line选课群组 ②向直系学长姐要近3年的课程评价表。只要前期准备充分,其实都能顺利过关。

读国立台北理工MBA必修课,这3个

国立台北理工大学MBA学费明细及隐藏费用盘点

不少朋友在问国立台北理工大学MBA的学费问题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一聊,从明面儿上的学费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“隐形开销”,帮你把账算明白。

一、学费到底多少钱?

先说最基础的学费结构。国立台北理工大学MBA的收费主要分成本地生和境外生两类,具体金额每年可能微调,但大体框架不变:

本地生(含港澳地区):每学期学费约新台币5.5万-6.2万元(约合人民币1.25万-1.4万元),按两年四个学期计算,总学费大概落在新台币22万-25万元(人民币5万-5.7万元)。

境外生(含陆生):学费略高一些,每学期约新台币7万-8万元(人民币1.6万-1.8万元),两年总学费约新台币28万-32万元(人民币6.4万-7.3万元)。

这个费用通常包含注册费、基本教材费和校内设施使用费(比如图书馆、机房)。不过注意,学费一般不含住宿,后面会细说。

二、容易被忽视的“隐藏开支”

除了学费,有些费用可能让你钱包“默默缩水”。

1. 教材和资料费

MBA课程需要的教材不少是英文原版书,一本动辄新台币2000元(人民币460元)起步。有些教授还会要求购买线上数据库权限或者行业报告,一学期下来教材费可能破万新台币(人民币2300元以上)。建议提前联系学长姐淘二手书,或者找电子版平替。

2. 校外活动与参访

MBA多多动手,企业参访、行业论坛之类的活动频繁。虽然学校补贴部分交通费,但外地参访的住宿、餐饮通常自掏腰包。比如去台北以外地区参访两天,人均至少新台币3000元(人民币690元)。

3. 小组项目开销

做商业案例分析或创业项目时,打印报告、制作展板、市场调研的交通费,甚至请业师指导的咖啡钱,都可能摊到小组成员头上。一学期摊个新台币1500-2000元(人民币345-460元)不算多。

4. 生活成本大头:住宿和伙食

住宿:学校宿舍优先给本科生,研究生通常得外宿。台北市区单间月租约新台币1.2万-2万元(人民币2760-4600元),合租能压到新台币8000元(人民币1840元)左右。

伙食:学校食堂一餐新台币70-120元(人民币16-28元),外食则翻倍。自己做饭最省,但课业忙起来基本靠外卖,一个月伙食费少说新台币6000元(人民币1380元)。

5. 杂项支出

保险费:境外生需强制投保健康险,年费约新台币5000元(人民币1150元)。

交际应酬:同学聚餐、课后咖啡局,一个月新台币2000元(人民币460元)跑不掉。

三、省钱划重点

1. 住宿选远一点:比如新北市的淡水、板桥,租金比台北市区便宜30%,搭捷运通勤也能接受。

2. 活用学校资源:图书馆有免费学术数据库,打印有补贴额度,别自己傻乎乎掏钱买。

3. 抱团分摊成本:和同学拼车参访、团购教材,能省则省。

四、值不值这个价?

实话实说,国立台北理工大学MBA的性价比在台湾地区算中上。比起私立学校的“天价学费”,它的学术资源和业界联系够扎实。尤其是工科背景强的学校,对想转科技管理的同学很友好。不过台北生活成本高,建议提前备足预算,别光盯着学费数字。

亲情提示一句:申请前务必查官网最新费用说明,或者直接邮件问教务处,毕竟汇率、政策年年变,别全信“江湖传言”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