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加查马达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加查马达大学MBA必修课实战经验,这三门课最影响毕业速度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2 13:55:45 分享

加查马达大学MBA必修课,到底该怎么学?

收到不少私信,很多在职党都在问:“加查马达大学的MBA必修课难不难?会不会卡毕业?”作为一名去年刚熬过论文期的““老江湖””,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。

一、必修课不是“走过场”,这三门课定生死

加查马达的MBA课程设计偏实战,但要说最容易拖慢毕业进度的,还得数这三门“硬骨头”:

1. 《战略成本管理》:公式多到怀疑人生,但老师最爱考案例分析。我的经验是,每周至少留5小时做课后习题,尤其是餐饮业和制造业的经典模型,考试八成会变着花样出。

2. 《组织行为学》:别被名字骗了!这门课要啃完5本英文原版教材,小组作业占比40%。建议开学第一个月就固定队友,选个靠谱组长比什么都强。

3. 《商业数据分析》:Excel和Python是基础门槛,最坑的是期末作业要求用真实企业数据做预测。偷偷说,去当地统计局官网扒数据比买数据库省5000块。

二、学费里藏着“隐形开销”

学校官网写的学费是12.8万,但实际读下来没18万打不住。比如:

小组调研差旅费:跨市企业调研人均摊2000/次,至少3次起步;

数据平台会员:像Wind金融终端,拼团买年卡能省2000;

论文润色:查重率卡5%以下,专业机构修改一次800起,自己提前用Grammarly能少花冤枉钱。

三、老师不会明说的“潜规则”

1. 选修课要“蹭热度”:比如选《数字化转型》的教授,往往手里有企业合作项目,跟着做直接能当论文案例;

2. 上课坐前三排:别看是小事,教授对脸熟的学生答辩至少多给3分钟解释时间;

3. 期末别踩“雷区”:引用本土企业案例时,千万别用2018年以前的数据——这是教研组长的口头禅。

四、毕业答辩的“保命技巧”

去年我们班32人,有4个因为答辩被延毕。个人觉得三条血泪教训:

1. PPT别搞动画特效!评委最烦加载等待,直接用学校模板最安全;

2. 论文里的访谈记录,务必留对方联系方式,抽查时打不通电话直接判不合格;

3. 答辩被怼别硬杠,说“感谢建议,这部分我后续补充数据”比解释100句管用。

下篇预告

加查马达大学MBA必修课实战经验,这三门课最影响毕业速度

加查马达MBA导师怎么选?这三位公认不卡人

说到读MBA,选导师绝对是头等大事。尤其是加查马达这种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,导师的风格直接关系到你的学习体验和毕业进度。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,聊聊大家公认“不卡人”的三位导师,给正在纠结的同学指条明路。

第一位:李教授——论文界的“及时雨”

李教授在学院里是出了名的效率派。学生最怕导师拖着论文不给反馈,但找他带的学生从来没这烦恼。他带学生的原则就俩字:省心。每周固定时间开会,批注意见写得比学生论文还详细,甚至能精准告诉你“第三章第二段的数据样本需要再补20个案例”。更关键的是,他尊重学生的选题方向,不会强行要求按他的思路来。有学生开玩笑说:“李教授就像个导航仪,你定好目的地,他负责帮你避开堵车路段,但方向盘永远在你手里。”对于想顺利毕业又希望有自主空间的人来说,选他准没错。

第二位:王老师——实践派的“接地气导师”

王老师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特别丰富,上课能把枯燥的理论变成行业里的真实段子。带学生做项目时,他更看重“实操价值”。比如有同学研究新零售模式,他直接帮忙联系本地连锁超市做调研,还亲自带着去和企业高管聊。论文方面,他不太纠结复杂的模型,反而强调“能解决真问题”。学生反馈:“王老师的修改意见都是人话,不说虚的。他要是觉得你方向没问题,连标点符号都帮你改到位。”适合那些想学实用技能、怕被理论绕晕的同学。

第三位:张副教授——年轻导师里的“高性价比”

张老师属于学院里的新生代导师,虽然职称是副教授,但带学生的口碑比不少教授还好。他的优势就三个字:不摆架子。学生随时微信找他,基本两小时内必回,急事甚至能约着在食堂边吃边聊。他对学术前沿特别敏感,经常给学生分享最新的行业数据包。最关键的是,他理解大家边工作边读书的不容易,安排任务会主动问“你公司忙不忙”。有在职的学生说:“跟着张老师就像组队打游戏,他既给你补血瓶,又帮你清小怪,通关速度贼快。”

选导师这事儿,说到底就是找“合拍”的人。有人喜欢严格点的,有人想要自由度高的,但这三位老师最大的共同点就是——不搞弯弯绕绕。他们清楚学生要的是什么,自己也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带。亲情提示一句,再好的导师也得你自己主动沟通,该约时间约时间,该改论文改论文,毕竟“不卡人”不等于“随便水”,对吧?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