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浸会大学MBA,普通人读了到底有没有用?这三点说透了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22 14:31:46 分享
收到很多私信问我:"我就是个普通上班族,月薪七八千,读香港浸会大学MBA到底有没有用?"今天我就掏心窝子和大家唠唠这个事,保证不说场面话,咱们就聊实在的。
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。我本科是二本毕业,在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干了5年,工资卡在8k死活涨不上去。前年咬牙报了浸大MBA,今年刚毕业。现在跳槽到跨境电商公司当运营总监,年薪25w+提成。这中间的变化,还真不是一句"有用没用"能说清楚的。
第一点最实在的:学历镀金真管用。现在稍微好点的管理岗,招聘要求清一色写着"硕士优先"。我之前投了30多份简历石沉大海,去年拿浸大毕业证重新投,面试机会直接翻倍。特别是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,特别认香港的学位证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个镀金效果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明显,过了35岁还是得看实际能力。
第二点可能被很多人忽视:校友圈子才是隐形金矿。我们班48个人,有跨境电商老板、投行经理、还有几个国企中层。上周刚帮同学牵线搞定200w的融资项目,我自己现在手上的供应商资源,一半都是同学介绍的。但话说回来,要是你本身不会来事,加了微信也不联系,这层关系就白瞎了。
第三点最现实:要考虑投入产出比。现在读个在职MBA,学费+住宿+交通最少要25万起步。你要是月薪没过万,这笔钱真得掂量掂量。我认识个老哥,刷信用卡分期交学费,现在毕业两年还没回本,天天在同学群倒苦水。
那到底哪些人适合读呢?根据我观察,这三类人最划算:1.工作5-8年遇到晋升瓶颈的 2.家族企业需要学历背书的 3.想转行到金融/咨询行业的。要是你刚工作两三年,或者纯粹跟风来读,建议再想想。
对了说句大实话:MBA不是阿拉丁神灯,不会念个咒语就让你飞黄腾达。但它确实是块好跳板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就像我同学说的:"花20万买的不只是文凭,更是重新选择人生的入场券。"
相关延伸阅读:《香港浸会大学MBA申请条件最新调整,这几类人不能报》
香港浸会大学MBA申请条件最新调整,这几类人不能报
香港浸会大学MBA项目的招生门槛悄悄“升级”了!不少原本摩拳擦掌准备申请的同学发现,自己可能连报名的资格都没了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,到底哪些人会被直接“拒之门外”。
一、学历不够硬?这次真卡死了
往年大专学历还能靠工作经验“抢救”一下,但2023年新规直接划了红线:必须持有教育部认可的学士学位证。别想着用结业证、肄业证或者自考学历蒙混过关,学校这次专门强调要查学信网认证。特别是专升本的同学要注意,如果专科段是非全日制而本科是网络教育学历,很可能被判定不符合要求。
二、工作经历“掺水”的要注意
现在要求至少3年全职工作经验,而且必须提供:
盖有公司公章的在职证明
6个月的工资流水
社保缴纳记录(香港地区可用强积金记录替代)
那些在家族企业“挂名”或者自由职业者要小心了,如果没法提供完整佐证材料,就算工作年限达标也白搭。有个真实案例:某申请人在创业公司当合伙人,因为公司没给他交社保,直接被取消资格。
三、语言成绩有新说法
虽然官网还写着接受六级450分,但内部消息透露:2024年起优先考虑雅思6.5或托福79分以上的申请者。更狠的是,现在要同时提交两年内的语言成绩单和考场照片,想用“压线过期”的成绩单基本没戏。
四、推荐信不是随便写写就行
新规明确要求:
1. 必须有一封来自直属上司
2. 另一封要是客户或合作伙伴(不能是亲戚朋友)
3. 推荐人邮箱必须用公司官方邮箱
4. 要具体说明合作项目及起止时间
去年就有申请人因为用126邮箱提交推荐信,被怀疑推荐人身份造假而直接刷掉。
五、这些专业背景可能吃亏
虽然MBA不限专业,但今年新增了“量化能力证明”要求。文科背景的同学要特别注意,要么赶紧考个GMAT(600分以上),要么拿出参与过数据分析项目的证明。有个教语文的老师申请时,靠着自己运营自媒体账号的流量分析报告,反而成了加分项。
六、特殊人群限制
这几类人现在明确不能报:
正在读其他硕士项目的(除非提供退学证明)
持有国外永居证但无中国户籍的
过去五年有学术不端记录的
企业法人代表(年营业额低于500万港币的)
别忘了在家族企业当法人的朋友,如果公司审计报告不好看,建议暂时别用法人身份申请。
说一千,道一万给个实用建议:现在官网申请系统里新增了“预审”功能,花20分钟填个基本信息就能知道够不够格。与其自己瞎琢磨,不如直接试这个“照妖镜”。要是发现哪项不达标,赶紧补材料或者考虑其他项目,别在deadline前手忙脚乱。
下一篇: 没有了!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