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香港浸会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香港浸大MBA学费涨了,哪些人适合?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3-10 11:35:42 分享

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后台问:"香港浸会大学MBA还值得读吗?听说学费又涨了?"作为过来人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真实情况。

先说最新变化:2025年入学的全日制MBA学费已经涨到34.9万港币,比三年前足足多了5万。不过有个好消息是,学校新增了"大湾区创业奖学金",最高能抵8万学费,这对有创业计划的同学是个利好。

申请门槛方面,学校今年悄悄做了调整。虽然官网写的还是本科毕业+2年工作经验,但实际录取的同学平均工龄已经到4.7年了。特别提醒35岁以上的申请人,去年有几位工作10年+的申请者因为年龄被调剂到EMBA项目,这点要特别注意。

语言要求也有新动态:接受雅思indicator和托福家考成绩了,这对在职人士是个福音。不过要注意,语言成绩有效期从2年放宽到3年,但必须保证入学时仍在有效期内。

推荐信环节最容易踩坑。去年有申请人找了公司副总写推荐信,结果因为推荐人不会英文反而减分。其实找直属上司比找高管更管用,关键是要能具体说明你的工作表现。

面试环节新增了视频录制环节,要求3分钟内回答随机问题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提前准备10个常见问题,用手机前置镜头反复练习,注意眼神要直视镜头而不是屏幕。

最后说点大实话:浸大MBA特别适合这三类人:

1. 打算在大湾区发展的中层管理者

2. 家族企业接班人要系统学管理

3. 想转行金融/咨询行业的工科生

但不建议纯为落户香港而读,现在政策收紧了,毕业后还要找到对口工作才能续签。

香港浸大MBA学费涨了,哪些人适合?

香港浸大MBA面试高频问题清单

香港浸大MBA面试高频问题清单:过来人的经验分享

想拿到香港浸大MBA的入场券,面试环节绝对是关键一步。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卡在这一关,明明履历漂亮,却因为没答到点上遗憾错过机会。今天咱们不聊虚的,直接上干货,整理出浸大MBA面试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,以及怎么回答才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。

一、必考题:“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”

别以为这是随便聊聊,第一印象分全看这儿。回答要精简,别照搬简历,重点突出和MBA相关的经历。比如:

模板参考

“我叫XX,过去X年在XX行业负责XX业务,主导过XX项目(用数据说明成果)。工作中发现自己在XX领域需要系统提升,所以希望通过浸大MBA补足商业思维,同时扩大朋友圈子资源。”

避坑提醒:别用“学习能力强”“喜欢挑战”这类空话,个人觉得案例!

二、灵魂拷问:“为什么选浸大MBA?”

这个问题考察你是否真的了解项目特点。提前做功课!比如:

踩中学校特色

“浸大MBA的‘中西融合’课程设计很吸引我,尤其是XX教授在XX领域的研究(具体课程或师资)。另外,大湾区实践项目能直接接触本地企业,这和我的职业规划高度契合。”

加分项:提到校友资源、交换机会等细节,说明你认真研究过。

三、职业规划:“MBA毕业后想做什么?”

面试官想确认你有清晰目标,而不是跟风读书。回答要分短期和长期:

参考结构

“短期希望进入XX行业(比如金融科技),用MBA学到的数据分析能力推动业务创新;长期计划创业/晋升管理层,解决行业XX痛点(结合自身背景)。”

禁忌:避免说“还没想好”或“看机会”,显得缺乏方向。

四、优缺点:“你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?”

说缺点时千万别给自己挖坑!记住:弱点+改进方式。

例子

优点:“执行力强,擅长协调资源。比如上季度用XX策略提前两周完成项目,节省10%成本。”

缺点:“有时过于关注细节,现在会通过列优先级清单,把精力集中在关键环节。”

关键点:缺点别选硬伤(比如沟通能力差),选能改进的特质。

五、团队矛盾:“遇到意见不合怎么处理?”

这类问题考察情商和团队协作能力。用STAR法则讲故事:

案例模板

“之前团队讨论方案时,A和B意见冲突。我先单独沟通,了解双方顾虑,发现核心分歧在XX。随后组织会议,用数据对比两个方案的投入产出比,最后整合出一个折中方案,结果超额完成目标20%。”

重点:突出沟通技巧和结果导向,别只强调“说服别人”。

六、压力测试:“工作或学习中遇到最大的困难?”

要真实,但别卖惨!重点放在“如何解决”而不是问题本身。

示范

“负责新市场开拓时,当地政策突然变化,导致原计划受阻。我快速调整策略,联系本地合作伙伴重新调研,最终锁定细分人群,首月达成XX业绩。”

秘诀:用数据量化成果,展示应变能力。

七、行业洞察:“你对当前行业趋势怎么看?”

这部分容易露怯,提前准备12个热点。比如申请金融方向的同学可以聊:

话题参考

“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落地后,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平衡创新和风险?我觉得浸大课程中的XX板块能帮我更深入理解这个问题。”

注意:别堆砌专业术语,用自己工作或学习的例子关联起来。

八、反向提问:“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?”

最后一问千万别浪费!问得高级直接加分:

推荐问题

“浸大MBA学生最近参与的XX项目(具体名称),后续成果如何?如果想参与需要哪些准备?”

“校友在XX领域(如创业、跨境业务)有哪些资源支持?”

雷区:避免问官网能查到的信息(比如学费),显得没诚意。

最后叮嘱一句:浸大面试官特别喜欢有“故事”的人。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,但一定要有记忆点——要么逻辑清晰,要么案例生动。提前模拟练习,录音回听,调整语速和表情,松弛感才是必杀技!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