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泛美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普通人读泛美大学MBA,三年学费到底值不值?这四类人慎重考虑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22 15:51:45 分享

收到不少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:"像我这样没背景的上班族,掏20万读泛美大学MBA值当吗?"作为接触过上百个在职读研案例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。

先说说泛美大学MBA的基本情况。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入学不用考试,全程线上授课,学费分三年交清总共18-22万。听起来确实比国内联考MBA省事,但要注意它的学位证上会标注"在线教育"字样,这个在应聘国企、事业单位时可能会打折扣。

从我跟踪的学员数据来看,这三类人读完后普遍反馈值回票价:

1. 外企中层管理者(特别是需要开拓拉美市场的)

2. 家族企业接班人

3. 自由职业者需要镀金接高端客户

4. 已有硕士学历想拿双学位的人

但下面这四类朋友真的要三思:

① 指望靠它进体制内的:很多单位明确不认线上学位

② 工作不满5年的职场新人:没管理经验学起来吃力

③ 想转行跨界的:不如直接考专业硕士

④ 单纯想混人脉的:线上课程互动有限

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学员跟我算过账:他读完第二年就拿下巴西两个大客户,直接把学费赚回来了。但另一个在国企的朋友,读完发现单位根本不认这个学历,现在肠子都悔青了。

别忘了要核实教学安排!去年有个学员报名后才发现必修课都在北京时间凌晨,要跟南美老师实时连线,对了只能放弃。建议先试听两周再做决定。

如果还是拿不定主意,教你个土方法:把学费数换算成你当地房价,比如20万够买10平米卧室,问问自己这个学位能不能帮你多挣10平米的钱。

普通人读泛美大学MBA,三年学费到底值不值?这四类人慎重考虑

工作五年后再读MBA的真实体验

【导语】去年夏天交完毕业论文那刻,我瘫在办公室椅子上长舒一口气。这张迟来的学历证书背后,是周末赶高铁跨城上课的奔波,是凌晨改商业计划书的咖啡渍,也是跟85后老板称兄道弟的奇妙体验。今天就跟研友们儿唠唠,工作五年的人读MBA到底图啥。

【为什么这时候读】

当初报名的理由特别实在——公司有个储备干部计划卡硕士学历。但真坐在教室里才发现,班上有开保时捷来上课的建材老板,有刚生完二胎的妈妈医生,还有跟我一样想升职的职场老油条。班主任说得好:"你们这届平均年龄31.2岁,正是带着问题来要答案的时候。"

【课本和现实的碰撞】

战略管理课讲SWOT分析,我们组直接拿隔壁桌一同事的火锅店当案例。财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算自己公司现金流,我偷偷把领导的报表改了参数,发现按真实数据早就该裁员了。最绝的是市场营销课,90后老师让我们用直播带货模式改造传统制造业,五十岁的王总当场注册了抖音账号。

【同学才是宝藏】

开学破冰那天互相递名片,后来发现这堆人比课程值钱。上个月厂里要换设备,直接在同学群问有没有资源,三个供应商报价当天就到。上周四组的老李还给我介绍了开发区领导,比找中介靠谱多了。现在班群里除了交作业,最多的就是"我家茶园新茶上市"、"谁认识儿科专家"这种硬核互助。

【工作和上课打架】

工作日加班到八点,周六早上七点就得赶高铁去邻省上课。有次项目验收和期末考试撞车,在高铁上左手改PPT右手刷题库。最对不起的是老婆,怀孕产检我缺席了三次,后来儿子出生取名都带了个"商"字。要说没打过退堂鼓是假的,但看着公司95后都开始读在职研,中年人哪敢躺平。

【肉眼可见的变化】

以前跟车间主任扯皮能吵半小时,现在会先画个流程图再谈;部门开会不再埋头念稿,学着用老师教的"电梯演讲"模板;最意外的是帮岳父打理五金店,居然用供应链管理知识把库存压低了40%。这些变化不是突然开窍,而是二十个周末的案例实操堆出来的。

【值不值看自己】

有人说MBA就是花钱买人脉,这话对一半。我们班确实有人全程打酱油,但更多人是真带着十年职场困惑来找解药的。记得有次私董会,五六个老总围着我小主管的烦恼出主意,那种思维碰撞在酒桌饭局上根本遇不到。现在看这三年的学费,倒觉得像是给自己存了笔活期存款,指不定哪天哪个同学就给兑付了。

【写在说一千,道一万】

上周回校参加校友会,发现图书馆新添了我们那届的合影。照片里三十多张笑脸,有人已经创业拿到融资,有人跳槽去了上市公司,还有像我这样在原公司涨了两级工资的。要说有什么遗憾,可能就是该早点来读——三十岁后学的知识,真的比二十岁时扎得深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