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斯德哥尔摩大学MBA必修课,这三门课千万别漏选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3 12:11:09 分享
收到很多私信问瑞典留学的MBA课程,尤其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必修课设置。作为在瑞典生活了5年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件事——你可能听说过北欧教育质量高,但具体到课程选择上,绝对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细节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课程表。斯德哥尔摩MBA的必修课其实分三个"隐形梯队":第一梯队是《北欧商业模式设计》,这门课直接把宜家、爱立信的案例搬进课堂,去年有学生团队做的H&M可持续发展方案直接被品牌方买走了;第二梯队《跨文化领导力》最考验人,每周要模拟不同国家的谈判场景,我们班德国小哥第一次演日本企业代表时,紧张得把鞠躬礼做成了点头哈腰;第三梯队《数字化战略实践》最硬核,不仅要学区块链在航运业的应用,还要自己开发小程序原型。
这里必须划重点:选课系统开放后的前72小时最关键。去年有个同学因为时差问题晚登录了6小时,结果心仪的课程导师全被抢光。建议提前准备三个备选方案,把上课时间、导师研究方向、往届评分都做成Excel表格对比。别忘了,选Jansson教授的课要慎重,他带的项目作业量比其他导师多30%,但确实能学到真东西。
说到作业形式,和国内最大的不同是小组作业占60%以上。组队时千万别找同国籍的扎堆,我们组当时有瑞典人、印度人加中国台湾同胞,虽然前期沟通费劲,但对了拿到的企业咨询项目直接帮Volvo改进了经销商管理系统。记住每周四下午的"Fika时间"(咖啡社交)是扩展人脉的好机会,我现在的创业合伙人就是在食堂抢对了一块肉桂卷时认识的。
关于课程考核,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课堂参与度评分。有个学姐理论考试全A,却因为发言次数不够被扣分。建议从开学第一天就养成举手的肌肉记忆,实在紧张的话,可以提前把问题写在便签纸上。考试形式也很有意思,去年《商业伦理》的期末考是模拟董事会投票,要把ikea的供应链问题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解决。
斯德哥尔摩大学MBA申请条件最新调整
一、学历要求更灵活
过去,斯德哥尔摩大学的MBA项目对学历背景卡得比较严,基本只认“985”、“211”或海外知名院校的本科毕业生。但今年调整后,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也有机会了!学校明确表示,只要你的学位受中国教育部认可,且成绩在年级前30%左右,就能满足基础门槛。不过,如果你是专科毕业,别急——学校新增了一条补充条件:专科生需额外提供5年以上管理岗经验证明,并通过校方的资格审核。
二、工作经验“缩水”但更重质量
原来的硬性规定是至少3年全职工作经验,现在缩短到了2年。不过,千万别以为要求降低了就万事大吉——招生官这次特别强调工作内容的含金量。比如,你如果做过团队负责人、独立带过项目,或者有跨部门协作的经历,会比单纯“凑年头”的申请者更有优势。一位在读校友透露:“去年有个哥们才工作1年半,但因为主导过公司的新市场开拓,照样拿到了offer。”
三、语言成绩新增“替补选项”
雅思6.5或托福90分的老规矩没变,但这次多了个“Plan B”:如果你有全英文工作环境2年以上的证明(需公司盖章),可以申请免语言成绩。不过要注意,这个政策只适用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申请者,而且还得通过学校的电话面试来测试口语能力。
四、推荐信不要“模板式夸奖”
往年很多人随便找领导签个名就交推荐信,今年招生团队直接放话:“模板化的推荐信会扣分!”他们希望看到推荐人用具体例子说明你的能力。比如,你在工作中怎么解决突发问题、怎么带领团队完成任务,甚至怎么处理过同事之间的矛盾。有个小技巧:找跟你合作过具体项目的上级写,比找职级高但没直接接触的大领导更管用。
五、个人陈述别写“假大空”
“我想提升自己”“贵校资源丰富”这类套话,今年大概率会被筛掉。学校在官网新增了一个提醒:请用真实案例说明你的职业目标与MBA项目的关联。比如,你可以写:“过去我在快消行业做渠道运营时,发现数据化管理的短板,希望通过斯德哥尔摩的数字化转型课程,掌握XX方法论,未来3年推动公司区域供应链升级。”
六、申请时间轴有微调
往年分三轮申请,今年改成两轮截止:
第一轮:2023年11月15日(针对奖学金申请者)
第二轮:2024年1月10日
虽然第二轮名义上截止到1月,但实际录取是“滚动制”,建议尽量赶早提交。去年有人拖到12月才交材料,结果被告知热门方向的名额已满,只能调剂到其他细分领域。
对了唠叨一句:学校官网的申请页面在调试,偶尔会抽风打不开。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直接发邮件到招生办(mba.admissions@su.se)要最新版PDF秘诀,他们回复速度挺快的,一般24小时内就能收到。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