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普兰塔理工MBA必修课清单曝光!这12门课没修完别想拿证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3 14:23:46 分享
前两天和一朋友喝酒,他掏出手机给我看个截图:"兄弟你看这课表,我读个在职MBA还得学供应链管理?"我瞅了眼屏幕上的课程清单,突然想起去年帮表弟研究拉普兰塔理工大学MBA项目的经历。
要说这所北欧名校的MBA课程,最狠的就是它的必修课体系。整整12门核心课程,比国内多数MBA项目多出三分之一。就拿《北欧商业伦理》这门课来说,上课第一天老师就让学生模拟企业环保危机处理,我那学机械出身的表弟直接被虐得怀疑人生。
必修课里最要命的三门当属:
1. 数据决策分析(每周必须处理真实企业数据案例)
2. 跨文化领导力(要完成3个不同国家的商业沟通模拟)
3. 创新项目管理(期末作业得拿出可落地的商业计划书)
去年有个做外贸的学员小王,白天跑业务晚上写作业,硬是在《全球供应链优化》这门课上栽了两次。后来他琢磨出门道——把自家公司的物流数据当作业案例,不仅拿了A,还真的帮公司省了17%运输成本。
想顺利毕业的朋友注意三个避坑点:
3月和9月有两门大课连续开,千万别同时选
小组作业要找不同背景的队友(吃过亏的都知道)
线下研讨会能参加尽量去(算学分还能攒人脉)
说到适读人群,建议这三类人重点考虑:
1. 制造业中高层(他们的生产管理课是真硬核)
2. 想转行咨询行业的(案例库比某些机构还全)
3. 计划开拓北欧市场的(当地企业资源太丰富)
亲情提示下,这个项目虽然允许5年内修完学分,但超过80%的学员都是3年毕业。去年有个狠人用2年半读完,秘诀就是合理利用冬季假期提前修读线上课程。
拉普兰塔理工MBA毕业率统计:延期毕业的真实原因有哪些?
一、先看数据:毕业率到底高不高?
拉普兰塔理工的MBA项目学制通常是2年,但根据近几年的统计,按时毕业率在70%左右,剩下的30%学生需要延长学习时间。这个比例在欧洲高校中属于中等水平,比北欧部分“宽进严出”的学校友好,但比起一些主打“快速毕业”的私立商学院,门槛还是高不少。
学校官方对延毕现象的解释比较模糊,只说“尊重学生个人节奏”。但实际和在校生聊过就会发现,延毕的原因五花八门,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。
二、为什么总有人延毕?这5个坑别踩
1. 低估课程难度,跟不上节奏
虽然拉普兰塔理工的MBA入学门槛不算特别高,但课程内容绝对不“水”。尤其是数据分析、战略管理这些硬核课程,很多跨专业的学生一开始就被难住。比如有个同学本科读文科,结果在第一学期的财务课上挂了科,不得不重修半年。教授们打分严格,作业量也不小,平时不花时间啃文献,期末想突击根本来不及。
2. 边工作边读书,时间掰不开
MBA的学生里,不少人是全职工作+带娃+读书“三开”。虽然学校允许弹性学习,但小组作业、线上讨论这些必须按时参加。有人因为项目出差错过deadline,有人加班到半夜没空写论文,说一千,道一万只能申请延期。一位在德国工作的工程师就吐槽:“每次赶due都像打仗,实在扛不住就延半年。”
3. 论文卡壳,导师“放养”
毕业论文是毕业前的对了一道坎。拉普兰塔理工的论文要求不算死板,但有些导师的风格比较“自由”。学生得自己定题、找数据,导师可能一两周才回复邮件。有人选题太大,写到一半发现数据不够;有人研究方法没选对,推翻重来耗掉好几个月。最惨的是遇到导师临时休假,进度直接停摆。
4. 语言关没闯过去
虽然入学时雅思要求6.5,但上课时全是专业术语,写论文还要用学术英语。有些同学听课半懂不懂,写作业靠翻译软件硬撑。到了答辩环节,口语表达一塌糊涂,教授直接让回去练半年语言再来。
5. 突发情况:生病、换工作、疫情…
这两年因为疫情,不少学生被困在国内,线上考试网络卡顿、时差问题导致缺勤;还有人学到一半被公司外派,或者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顾。学校对这些情况一般会通融,但毕业时间就得往后拖了。
三、怎么避免延毕?“上岸人”的血泪经验
1. 选课别贪多:第一学期先适应节奏,别一口气选太多硬课。
2. 抱紧导师大腿:定期汇报进度,哪怕导师回复慢,也要主动催。
3. 组队找靠谱队友:小组作业占分高,遇到划水的赶紧换组。
4. 提前囤数据:论文题目一定和导师确认可行性,资料收集越早开始越好。
5. 利用学校资源:写作中心能改论文,图书馆有免费数据库,别浪费。
对了说句大实话:延毕不是什么丢人事。拉普兰塔理工允许最长5年毕业,很多人延半年是为了把论文打磨得更好,或者趁机找实习攒经验。学校官网上也挂着提醒:“按自己的节奏走,毕业晚一点,但学到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。”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