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多伦多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多伦多MBA申请必知5点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3-05 15:45:53 分享

<多伦多MBA申请必知5点>这篇文章能帮你少走弯路

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多伦多大学MBA到底怎么申请,作为去年刚入学的"过来人",我把真实经验整理成5个核心要点。先说个冷知识:多大MBA每年收到3000+申请,录取率不到25%,但掌握技巧其实没想象中难。

第一硬指标是学历和成绩单。本科GPA建议3.0+,如果是国内双非院校毕业,最好有85分以上。我认识个广东二本的同学,用87分的均分+3年工作经验成功逆袭。特别提醒:三年制本科要提前做WES认证,这个过程可能比申请还费时。

语言成绩要特别注意细节。官网写着雅思7.0或托福100,但实际录取者平均分高0.5分。有个误区要纠正:不是总分达标就行,口语单项必须6.0+。去年有申请人总分7.5但口语5.5直接被拒,这个细节很多人会忽略。

工作经验要会"讲故事"。官方要求2年,但平均录取者都有4年经验。重点不在时长而在质量,面试官最爱听具体案例。比如你做市场策划,与其说"负责推广活动",不如说"疫情期间策划线上活动带来30%新增用户"。

推荐信要找对人。千万别迷信职位高低,关键看推荐人是否真正了解你。我找的是前直属上司+大学专业课教授的组合,他们能具体说出我带团队做项目的细节,比找CEO的模板推荐信管用得多。

视频面试要自然。去年新增的Kira面试环节,很多申请人栽在刻意准备上。有个诀窍:回答时盯着摄像头而不是屏幕里的人像,这样眼神更自然。遇到突发技术问题别慌,我有朋友面试时网络中断,后来补录反而因冷静应对加分。

最后提醒申请时间线:第一轮截止在10月中旬,这轮录取率最高。我室友踩着第三轮deadline申请,虽然条件不错但只能进waitlist。现在开始准备材料的话,建议先把成绩认证和推荐人确定好,这两项最不可控。

多伦多MBA申请必知5点

多伦多大学MBA真实就读体验

一、上课第一天就懵了:这节奏也太快了吧!

来多大读MBA前,我自认为英语还行,结果第一节课就差点被“劝退”。教授上来直接抛案例,周围同学噼里啪啦敲键盘讨论,本地学生说话像机关枪,一节课下来笔记记了三页,回家还得啃几十页的阅读材料。后来学乖了,提前预习课件、把专业术语做成单词卡,熬过前两个月才算适应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高强度训练对提升快速抓重点的能力是真有用,现在看行业报告都能一眼扫出关键数据。

二、同学里藏龙卧虎:30人的班,20种国籍

我们班30个人,有加拿大本地的投行小哥、印度创业公司老板、巴西政府部门的公务员,还有个同学之前在南非做野生动物保护。小组作业时特别有意思——做市场分析案例,德国同学非要抠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,意大利同学则坚持“PPT配色要符合品牌调性”。一开始吵架是常态,后来发现这种文化碰撞反而能逼着大家跳出固定思维。

三、教授都是“人脉活地图”

教战略管理的教授以前是麦肯锡合伙人,上课动不动就说:“上次和Tim Hortons的CEO喝咖啡时聊到……” 有次做零售业案例分析,他直接拉来Loblaws(加拿大最大连锁超市)的区域经理给我们开视频会议。最夸张的是金融课老师,讲着讲着突然掏手机:“我刚收到邮件,XX对冲基金在招实习生,谁感兴趣下课找我。”

四、多伦多生活:贵是真的贵,香也是真的香

学费加生活费一年没个70万人民币打不住。学校旁边的一室公寓月租要2500加币起步,和同学合租地下室能省一半。但这座城市对留学生确实友好——唐人街能买到老干妈,Eaton Centre商场周末挤满人,夏天湖心岛骑车,冬天尼亚加拉瀑布看冰灯。坐地铁时经常碰到同学教授,上次还在便利店遇见教营销课的教授买冰淇淋,他居然记得我作业里提过某个小众品牌。

五、找工作得“脸皮厚”

学校Career Center每周有简历修改和模拟面试,但想进顶尖公司还得自己折腾。加拿大五大银行的校招会永远人山人海,后来学聪明了:专门盯着校友邮件列表里的小型分享会,带着手作饼干去混脸熟。有次在Rotman办的行业论坛上,硬着头皮拦住个贝街的大佬问了两个问题,没想到他直接让我把简历发他助理邮箱。

六、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细节

冬天零下20度赶早课是常态,教室暖气足到穿短袖

周三下午的免费咖啡车是全班默契的“续命站”

图书馆地下一层有24小时自习室,期中考试周能看到裹睡袋通宵的狠人

教授对迟到零容忍,但下课后能约着去学校酒吧喝精酿

如果你打算来读,强烈建议:

1. 提前练好英语听力,尤其要熟悉印度口音和澳洲口音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)

2. 行李箱塞满火锅底料和转换插头

3. 学会用Trello管理日程,否则各种Due date能让人崩溃

4. 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参访,我就是在参观RBC总部时拿到了内推机会

最后说个大实话:在这里每天像被按了快进键,但看着自己从“小组讨论不敢开口”变成“能带着五个国家同学肝项目”,从“分不清财报术语”到“帮本地初创公司做预算规划”,那种打怪升级的成就感,真的挺上瘾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