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30万读名古屋大学MBA值不值?“老江湖”3年后的真实答案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04 10:55:25 分享
很多朋友问我:"名古屋大学的MBA到底值不值得读?听说学费要30万?"作为18届毕业生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真实情况。咱们不整虚的,直接上干货。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。整个项目下来确实要30万左右,但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:日本学校的学费是按学分计算的。我当时修满48学分,每学分3.5万日元,加上入学金28万日元,算下来人民币差不多26万。加上生活费的话,普通学生每月大概8-10万日元,住学校宿舍能省不少。不过学校给留学生准备了学费减免制度,我们那届有30%的人拿到了半免。
课程设置确实硬核,周一到周五每天3小时起步。最受欢迎的是战略管理和国际商务课,每节课都有企业高管来分享实战案例。记得有次丰田的部长来讲供应链管理,直接把他们在泰国建厂的决策过程拆解给我们看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日语授课占70%,虽然入学要求N2,但商科专业术语还是得下功夫。
就业方面,学校有专门的キャリアセンター(就业中心)。去年校友会的数据显示,中国毕业生里45%进了日企在华机构,平均年薪35万左右;30%进了咨询公司,像埃森哲、德勤都有定向招聘;剩下的有去金融机构的,也有自己创业的。要说投资回报率,我们班多数人毕业3年左右都能把学费赚回来。
特别要提的是他们的双导师制,除了学术导师,还会给你配个企业导师。我的企业导师是三菱UFJ银行的高管,不仅指导论文,还给我介绍了实习机会。现在很多同学的人脉资源都是从这时候积累起来的。
不过这个项目也不是适合所有人。如果想着混文凭的千万别来,我们那届有3个同学因为出勤率不够被劝退。另外,想转行到金融或咨询的要注意,学校更侧重制造业管理方向。
对了说句实在话:值不值关键看你要什么。要是想系统学习日本管理模式,积累在日企业资源,这个项目确实能打。但要是单纯为了学历镀金,国内其实有更划算的选择。
名古屋大学MBA申请条件最新变动摸透
一、语言成绩要求更灵活了
过去,名古屋MBA对语言成绩卡得比较死,只认托福或雅思。今年开始,新增了托业和PTE成绩的认可,尤其是托业800分以上可以直接用。这对于英语不错但没考托福的同学来说,绝对是个好消息。不过要注意,日语成绩依然不是硬性门槛,但校方悄悄透露——有N2以上证书的申请人,材料审核时会“加分”。
二、工作经验门槛微调
往年明确要求3年以上全职工作经验,现在改成了“2年以上正式工作经验,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实践经历”。啥叫“同等水平”?比如创业、家族企业管理、自由职业接项目,只要你能证明自己具备相当于全职工作的业务能力,都有机会。不过从去年录取数据看,实际被录取的学生平均工作年限还是3.5年左右,条件放宽可能更多是给特殊背景人才开绿灯。
三、推荐信变“双向考核”
推荐信模板更新了!除了原本的推荐人评价,新增了一页“申请人与推荐人合作案例简述”。说白了,学校不光看别人怎么夸你,还要看你们具体一起干过啥实事。比如你帮公司谈成项目,最好让上司在推荐信里写清楚:你在团队里具体负责哪块、遇到什么困难、怎么解决的。别光写“该生表现优秀”这种虚话。
四、面试环节新增小组讨论
往年二轮面试都是个人问答,今年开始,通过初审的候选人要参加线上小组案例讨论。5-6人一组,围绕商业案例进行30分钟自由讨论,考官全程观察。重点考察三点:能不能快速抓问题关键、表达观点时有没有逻辑、遇到分歧时怎么协调。有个细节要注意——讨论可以用日语或英语,但选日语的同学会被额外评估商务日语表达能力。
五、奖学金申请前置
现在提交入学申请时,必须同步勾选是否申请奖学金。如果事后补交,除非有重大获奖或科研成果,否则基本没戏。奖学金评定标准也变了:原来主要看GPA和语言成绩,现在增加了“职业规划与社会贡献契合度”指标。简单说,你要是计划毕业后从事中日环保技术合作这类领域,拿奖学金的概率会比单纯成绩好的考生高。
六、材料提交方式电子化
所有申请材料必须通过学校新开发的在线系统上传,包括纸质成绩单也要扫描成PDF。这里有个坑要注意:推荐信必须由推荐人用自己的邮箱直接发送给学校,不能再由申请人代传。系统里还新增了材料自查清单,上传完会自动提示缺什么文件,比往年人性化不少。
七、申请时间轴有变化
今年分三轮申请:
第一轮:10月5日截止(主要面向日本本土考生)
第二轮:12月15日截止(国际考生主战场)
第三轮:次年2月20日截止(补录批次)
特别要提醒国内申请者,往年拖到第三轮还有机会,但今年由于系统电子化改革,建议最晚参加第二轮申请,因为第三轮很可能只开放给材料免审的合作院校推荐生。
亲情提示研友们儿,名古屋MBA官网每周三下午更新FAQ专栏,几期都在解答新政策细节。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直接邮件联系招生办,他们现在提供中英日三语咨询服务,回复速度比往年快多了。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