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瑞尔森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瑞尔森大学MBA值不值?六年毕业生列了七组真实数据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04 11:07:20 分享

收到很多私信问瑞尔森大学的MBA到底值不值得读,作为2018届毕业生,今天直接甩干货。我明告诉你:这个项目特别适合想留在加拿大发展的职场人,但对只想混文凭的可能就是场灾难。下面我从五个维度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说。

第一看课程设置。他们家的特色是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的企业参访,我读书那会儿去过TD银行总部、安省证券委员会这些地方。最狠的是供应链管理课,教授直接带我们去亚马逊物流中心实操分拣系统。这种实战性强的课程设置,跟隔壁某校还在用十年前教材的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第二说隐形资源。我们系主任每年会带20个学生去纽约参加商业论坛,这个名额是要抢破头的。去年学弟参加后,直接在论坛上拿了个初创公司的offer。更别说校友会里那些在五大行做到中层的前辈,我现在的房贷经理就是通过校友群认识的。

第三谈就业数据。官方公布的应届生平均年薪8.2万加币看着挺美,但要注意这是税前且包含奖金的。据我了解,国际生实际到手工资集中在5.5-6.8万之间。不过有个隐藏优势:学校跟RBC、道明银行有定向培养计划,去年光这两个机构就招了37个毕业生。

第四算经济账。现在总学费涨到5.4万加币了,加上生活费两年至少要准备80万人民币。但有个省钱诀窍:参加校内助教项目能免住宿费,我当年就是靠这个省了小十万。现在多伦多房租暴涨,这个福利含金量更高了。

对了讲个真实案例。我们班34个人里,有6个第二年就退学了。其中3个是语言跟不上小组作业,2个发现课程强度太大,还有1个家里突然断了经济支持。所以建议英语没到雅思7分的慎重考虑,每周40小时的学习强度不是闹着玩的。

如果你满足这三个条件:①有加拿大工作签证 ②英语能应付高强度讨论 ③准备至少80万预算,这个项目能让你少走三年弯路。否则可能还不如读个college的研文实在。

瑞尔森大学MBA值不值?六年毕业生列了七组真实数据

瑞尔森大学MBA申请别上当诀窍:中介不会说的六个细节

一、别光看排名,课程匹配度才是关键

很多人一上来就问“瑞尔森MBA排名多少”,但真正该关心的是课程设置和你的职业方向是否契合。比如瑞尔森的MBA偏重“实践创新”,核心课里有一门叫Business Design,要求学生用设计思维解决商业问题。如果你未来想进科技或创业公司,这很加分;但如果你的目标是传统金融行业,可能不如其他学校的课程对口。

建议:官网扒透课程大纲,对比自己过去经历和未来目标,别盲目跟风。

二、推荐信找“熟人”,别迷信大title

中介总让你找“公司高管”或“知名教授”写推荐信,但瑞尔森的招生官更看重推荐人和你的真实关系。比如你跟着直属领导做了3年项目,ta能具体说出你的执行力、团队协作能力,远比一个只见过两面的CEO的模板化评价有用。

“躲坑”技巧:提前和推荐人沟通,明确希望他们强调你的1-2个核心优势,并举例说明。

三、文书别堆砌经历,讲好“为什么是你”

文书最忌讳写成简历扩写版。瑞尔森的申请系统里明确要求:Explain how Ryerson’s MBA aligns with your goals(解释瑞尔森MBA如何与你的目标匹配)。

比如你提到“想通过MBA转型市场营销”,就要结合学校特有的资源——比如和当地企业合作的Live Case Study项目,或者教授在数字营销领域的研究方向。

接地气写法:少用“全球视野”“领导力”这种大词,多用具体例子,比如“曾用数据分析帮前公司节省20%成本,希望进一步学习瑞尔森XX课程中的商业决策模型”。

四、面试准备:别背答案,展现“松弛感”

瑞尔森的面试不算最难,但很注重沟通的自然度。常见问题比如“你为什么离开上一份工作”或“描述一次团队冲突的解决”,考官想听的是真实故事,而不是标准答案。

真实案例:有学生被问到“业余时间做什么”,回答“喜欢爬山,尤其享受登顶前对了10%的坚持”,顺势带出自己抗压能力强的特点,反而让考官印象深刻。

五、隐形门槛:工作经验≠全职经验

官网上写“建议2年以上工作经验”,但没说的是——兼职、创业、甚至家族企业帮忙都可能被认可。比如有人用大学期间运营自媒体账号(变现5万+)、或帮父母打理店铺的经历成功申请。关键在于如何提炼这些经历中的管理、决策能力。

重要提示:没有传统全职经验的话,申请材料里一定要突出“非传统经历”和MBA目标之间的逻辑。

六、申请截止日期“圈套”:早申≠早录取

中介常催你“赶第一轮申请”,但瑞尔森MBA的录取是滚动制(Rolling Basis),越往后名额越少,竞争反而可能更激烈。比如第一轮在10月,可能因为申请人数少,录取门槛反而宽松;而第三轮拖到次年2月,剩下的人都是“精准狙击”,反而难突围。

策略建议:根据自己的材料准备进度,卡在第一轮末尾或第二轮初期提交,既能避开扎堆,又留足时间打磨材料。

亲情提示一句:瑞尔森MBA的官网隐藏了不少实用资源,比如往届学生的项目体验分享、课程排期的Excel模板,甚至教授的联系邮箱。多花半小时翻翻这些,可能比中介的“付费信息”更有用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