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拉曼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拉曼大学MBA必修课避坑秘诀:这三门课挂科率超30%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4 11:43:36 分享

在帮表弟研究马来西亚留学,发现拉曼大学的MBA课程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必修课挂科率最高的居然不是财务课,而是一门叫做"战略领导力"的课程。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拉曼MBA的真实课程情况,特别是那些让往届学生挠头的必修课。

先说课程设置,拉曼的MBA必修课分三大模块:核心管理课、专业方向课、顶点项目。其中核心管理课的6门课里,有三门被学生称为"铁人三项":

1. 战略领导力(HMB7013)

这门课去年挂科率31%,作业要求每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领导层的决策案例。最要命的是期末要模拟董事会辩论,学生得扮演不同角色现场battle。去年有个同学因为把CEO和CFO的立场搞混了,直接导致小组全员扣分。

2. 运营与供应链(HMB7033)

别看名字普通,实际操作要跑三次实地调研。去年疫情后改成了虚拟仿真系统,结果系统bug导致40%的学生数据出错。建议选课前先确认设备兼容性,最好用学校机房电脑。

3. 商业研究方法(HMB7053)

这门课挂科多是因为格式问题。拉曼对论文引用格式要求变态到连标点符号间距都要检查,去年有个学霸内容全对,但因为用了中文逗号被扣了15分。

说几个实用建议:

开学前两周去图书馆借往届学生的课程笔记,很多学霸会在书里夹带私货

小组作业尽量找不同国籍的队友,特别是做市场分析时,本地同学的人脉资源能救命

每学期前两周可以试听调课,但要注意学分结构,别把难课都堆在同个学期

关于选修课搭配,建议把难度大的必修课和轻松的选修课搭配选。比如选了战略领导力这种高难度课,可以搭配企业家精神这类偏案例讨论的选修课。

毕业答辩有个冷知识:拉曼允许用中文辅助演示。去年有个同学用中文讲马来西亚华裔企业案例,反而因为文化视角独特拿了高分。但论文还是得全英文写作,这个没商量。

亲情提示下,今年新开了区块链应用选修课,但师资还没完全到位。建议观望一学期再选,别当小白鼠。学费方面,必修课每学分比去年涨了50马币,现在总共要修45学分,早毕业能省小一万。

2024年拉曼大学MBA必修课避坑指南:这三门课挂科率超30%

拉曼大学MBA毕业率真实数据:延期毕业的都栽在这三个坑

一、时间管理不当,计划赶不上变化

拉曼MBA的课程安排不算“魔鬼”,但多数学生低估了工作、家庭与学业的冲突。尤其是非全日制学生,白天上班、晚上上课、周末写作业,时间表一紧就容易崩盘。

比如,有人月初信誓旦旦要“每周读完三篇文献”,结果碰上项目加班,直接拖到月底;还有人把论文资料收集堆在对了两个月,结果发现数据不全、导师反馈慢,只能申请延期。学校的教务老师直言:“90%延期的学生,问题都出在‘总觉得还有时间’。”

建议:别把时间表排得太满,留出30%的缓冲期。如果工作强度大,优先保核心课程,选修课适当延后。

二、论文选题太“飘”,落地成问题

拉曼对MBA论文的实操性要求很高,强调“解决真实商业问题”。但不少学生为了“创新”,硬选冷门课题或宏观战略,结果要么数据难收集,要么结论缺乏支撑。

一位延毕的学生吐槽:“我研究‘东南亚电商平台竞争策略’,结果发现本地企业数据根本不公开,访谈也约不到人,对了只能换题重写。”类似情况在选题阶段屡见不鲜。导师们最常提醒的一句话就是:“先看手头有什么资源,再定题。”

避坑技巧:选题前和导师充分沟通,优先选自己熟悉的企业或行业。比如从事零售业,就研究库存优化;做财务的,可以分析成本管控案例。

三、工作学业两头烧,平衡不好就翻车

拉曼MBA的学生中,70%以上是在职人士。工作突发任务、家庭琐事、课程小组作业……随便一个环节出问题,都可能打乱节奏。

最典型的案例是小组项目。有人因为同事请假被迫接手额外工作,导致没时间参与小组讨论,最终作业评分低;还有人因频繁出差缺席线下课,错过关键知识点,考试时现补根本来不及。

应对策略:提前和公司沟通学习计划,争取弹性工作时间;课程初期就组建稳定的学习小组,明确分工,避免临时“甩锅”。

拉曼大学MBA的课程设计本身并不“刁难”,但现实中的变量远超想象。学校近年也针对延期问题优化了支持措施,比如增加在线辅导、灵活调整论文提交节点。说到底,避开这三个坑的核心就一条:把读MBA当成项目来管理,而不是一场随性的“进修”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