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鲁克学院MBA必修课干货分享:这三类人闭眼选,附课程“防坑”诀窍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4 13:11:42 分享
老有朋友私信问巴鲁克学院的MBA值不值得读,尤其是必修课到底水不水。作为去年刚毕业的“懂行的人”,我摸着良心说句大实话:这课表是真能打!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。今天就跟研友们儿掏心窝子唠唠,哪些人闭眼入绝对不亏,顺便教你怎么躲开那些选课的大坑。
先划重点:巴鲁克MBA必修课最大的特色就是"实打实接地气"。举个栗子,他们财务课用的不是哈佛那种高大上的虚拟案例,而是直接把纽约本地企业的真实账本搬进课堂。我们组当时分析布鲁克林啤酒厂的财报,教授直接请来了人家的财务总监现场点评,这可比看教材刺激多了!
三类人最适合这个项目:
1. 纽约本地打工人:早上9点上课还能赶上10点半回公司打卡,通勤时间比喝杯咖啡还短。我同学里有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、梅西百货的采购主管,课间聊的全是行业一手八卦。
2. 想转行金融的实干派:他们的Corporate Finance课直接对接CFA考点,去年我们班考CFA一级的通过率91%,比全球平均高出一大截。
3. 预算有限但求干货的:相比哥大NYU动不动百万的学费,这里全套读下来不到60万,关键是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"领导力研讨会",省下的钱够买辆特斯拉了。
但要注意三个大坑:
① 别被"灵活选课"忽悠了!周三晚上的衍生品课看着诱人,但没修完基础计量课就去选,保证你第一节课就懵圈。建议老老实实按推荐课表走。
② 小组作业要主动抢队友。上学期有个哥们被分到全是印度程序员的组,做市场营销案例时差点没哭出来——他们连TikTok都不玩!
③ 实习机会不是白给的。虽然学校在华尔街边上,但想进顶级投行还得自己下功夫。教授们手里确实有内推名额,不过只给课堂表现前10%的学生。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毕业去向,我们这届中国学生里:35%进了四大做咨询,28%留在纽约本地金融公司,还有几个狠人直接创业搞起了跨境电商。最让我意外的是有个40岁的大姐,硬是靠供应链管理课上学的东西,把她老公的中餐馆搞成了网红连锁店。
对了给个实在建议:要是你打算2025年申请,现在就该把GMAT考了。他们虽然不卡分数,但680分以下的基本都要补修数学基础课,那可比正课费劲多了。
巴鲁克学院MBA毕业难度实测:延期毕业的人到底踩了哪些雷?
一、低估课程强度,作业量直接"劝退"
巴鲁克MBA的课表看着挺正常,一周三四节课,但作业量绝对能让人怀疑人生。金融分析课的哥们儿吐槽过,光是一周的小组案例分析就得啃30页英文材料,还得用Excel建三套模型对比结果。最狠的是教授第二天直接课堂点名提问:"你们组的假设为什么忽略利率波动?" 答不上来?平时分当场扣5%。
还有会计课的"魔鬼训练"——每两周一次随堂测验,内容覆盖前10章知识点。有人考前熬夜复习,结果第二天发现考的全是实务操作题,书上压根没例题。教授的原话是:"商场如战场,没人提前给你划重点。"
二、组队踩雷比挂科更可怕
要说延毕重灾区,小组作业绝对排前三。去年有个学姐组里摊上个"隐身队友",每次开会都说在投行加班,说一千,道一万Pre前一天晚上11点才在群里发来两段百度都能搜到的行业分析。全组人被迫通宵重做25页PPT,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演讲还被教授挑出三个数据错误。最绝的是那个队友答辩当天突然请假,导致小组总分直接掉到B-。
还有些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更让人头大。比如市场策略课要设计跨国推广方案,美国同学坚持用TikTok挑战赛,印度小哥非要加上WhatsApp抽奖,中国学生觉得微信小程序才是王道。吵了三周没结论,说一千,道一万交了个四不像的方案,教授评语就一句:"你们先统一时区再说吧。"
三、考试挂科率比想象中高
别看巴鲁克综排不算顶尖,某些专业课的挂科率能飙到30%。数据决策课就是个典型——期中考试平均分58,教授考前还特意"安慰":"上次有个华尔街回来的考了47,现在在重修班当课代表。" 更狠的是运营管理课的期末考试,直接拿亚马逊真实仓储数据让你两小时内优化配送方案,电脑死机都不给延长时间。
补考机制也够折腾人。不像国内能随时补考,这里挂科得等下个学期重选,碰上秋季挂科的课春天没开,就得硬生生等半年。认识个老哥因为战略管理挂科,整个暑假都在图书馆啃波特五力模型,结果重修时发现课程大纲换了40%内容。
四、实习签证是个隐形炸弹
对留学生来说,CPT实习许可简直是定时炸弹。有人第五学期才找到实习,结果发现CPT审批要6周,等批下来实习公司都招到别人了。更惨的是有个兄弟实习期间被公司提前终止合同,导致学分没修满,只能临时找教授求加independent study补学分。
五、毕业论文卡在对了一关
以为修完学分就能毕业?Too young。论文导师的严格程度能超乎想象。有个姐们写金融科技监管,导师把她引用的2018年法规全标红:"纽约州上周刚更新了虚拟货币牌照要求,你这数据现在只能算历史文献。" 最夸张的是有位老兄改了11稿才通过,答辩时被问到"你的模型为什么不用2023年美联储最新利率",当场懵圈。
下一篇: 没有了!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