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INCAE商学院MBA到底值不值?这20条数据给你扒得明明白白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04 13:43:09 分享
“INCAE商学院的MBA究竟有没有含金量?花几十万去读值不值?”今天我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,结合学校官网数据、校友真实反馈和行业现状,给大家一次性说清楚。(开头植入关键词)
先上硬核数据镇楼:
1. 全球排名:2023年《金融时报》拉美地区MBA排名第1,甩开第二名的巴西FGV两条街。
2. 校友年薪:毕业3年平均年薪突破8万美金,比入学前涨了整整1.8倍。
3. 教授阵容:70%的教授同时在哈佛、斯坦利教课,上课用的都是最新商业案例。
但光看数据还不够,我特意采访了3位毕业5年以上的校友,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现象:
张学长(现任职跨国药企总监)说:“上课时做的亚马逊雨林环保项目,直接成了我跳槽时的敲门砖。”
李学姐(创业公司CEO)吐槽:“小组作业天天搞到凌晨两点,比996还狠,但确实练出了真本事。”
王哥(金融机构VP)提醒:“想混日子的千万别来,这里考试挂科率最高能到15%。”
学费这块得重点说:
两年总费用约7.8万美金,看着贵但细算下来:
每月企业参访至少3次(包括联合利华等500强)
包含去麻省理工交换1个月的费用
职业指导服务持续到毕业后5年
对比美国TOP30动辄12万+的学费,性价比确实能打。
给三类人提个醒:
1. 急着拿文凭镀金的:这里课程强度大,混毕业证不如选其他项目
2. 想留美工作的:虽然学校在拉美影响力大,但北美认可度稍弱
3. 工作经验不足3年的:同学多是中层管理者,小白容易被碾压
对了说句大实话:如果你盯准拉美市场发展,或者想进跨国企业拉美事业部,这个MBA就是黄金跳板。但要是单纯冲着“海归硕士”名头,可能真不如选个英国一年制项目。(个人见解输出)
下期预告:《INCAE商学院MBA申请“防坑”门道:这些材料千万别乱写》
INCAE商学院MBA申请“躲雷”门道:这些材料千万别乱写
1. 简历:别把“美化”变成“造假”
简历是招生官了解你的第一窗口,但千万别为了显得“高大上”而编造经历。比如:
夸大职位头衔:把“项目助理”写成“项目经理”,听起来牛,但学校背调时一旦发现,直接凉凉。
虚构海外经历:没去过非洲调研,却硬写“深入肯尼亚考察当地经济”,这种细节一追问就露馅。
模糊时间线:把三个月实习写成半年,试图掩盖职业空档期,反而会让对方怀疑诚信。
建议:老老实实写清楚每一段经历的具体职责和成果,用数据说话。比如:“带领3人小组完成客户调研,促成20%的订单增长”比“负责重要项目”更有说服力。
2. 推荐信:别找“大佬”找“熟人”
许多人以为推荐人的头衔越大越好,结果反而坑了自己。比如:
找不熟悉你的领导:公司CEO可能名气响,但如果连你参与过什么项目都说不清,推荐信就会变成空洞的夸奖,毫无价值。
让中介代笔:推荐信语言风格和你其他材料不一致,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问题。
忽略细节:推荐信中提到的案例和其他材料矛盾,比如简历里没写的项目突然出现在推荐信里。
建议:找真正了解你工作能力的人,比如直属上司或合作过的客户。内容要具体,比如提到“他在疫情期间协调跨国团队,提前两周完成产品上线”比“他很有领导力”实在得多。
3. 个人陈述:少点“套路”,多点“人味”
个人陈述最忌讳写成千篇一律的励志鸡汤。以下这些内容,劝你慎写:
“我从小梦想成为商业领袖”:这种空洞的开场白,招生官早看腻了。
“贵校排名高,资源好”:学校更想知道你为什么适合他们,而不是他们为什么厉害。
编造感人故事:比如“为拯救家族企业毅然读MBA”,如果实际背景是普通上班族,这种故事反而显得假。
建议:用真实案例体现你的特质。比如:“在上一家公司,我发现部门沟通效率低,主动牵头建立了跨团队协作流程,半年内会议时间减少了30%。” 这种细节既真实,又展示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4. 职业规划:别画“假大空”的饼
INCAE尤其看重申请者的职业规划是否清晰可行。以下两种写法容易翻车:
“五年内当上世界500强CEO”:目标远大是好事,但缺乏具体路径,显得不切实际。
跟风热门行业:比如“未来一定要做人工智能”,但过去经历和AI毫无关联,学校会怀疑你只是蹭热点。
建议:结合过去经验,设计“走一步看三步”的计划。例如:“目前我在消费品行业积累供应链经验,希望通过MBA系统学习拉美市场策略,未来帮助区域本土品牌拓展国际市场。”
5. 社交媒体:别让随手发的内容坑了你
很多人不知道,学校可能会偷偷翻你的LinkedIn、Facebook甚至微博。
LinkedIn信息与简历不符:比如简历写“2019-2021在A公司”,LinkedIn上却显示2020年跳槽到B公司。
Facebook上的不当言论:吐槽前公司、发表偏激观点等内容,可能让学校质疑你的职业素养。
建议:申请前把所有公开账号检查一遍,确保时间线、职位等信息一致,删掉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。
说一千,道一万的小提醒
INCAE的招生官每年看几百份申请,早就练出了“火眼金睛”。材料里但凡有点水分,他们一眼就能识破。说白了,学校要的不是“完美人设”,而是真实、有潜力的你。
所以,千万避开上面这些坑,该删的删,该改的改。准备好材料,踏踏实实申请,结果自然不会差。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