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纳MBA难考吗?三年考生说真相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4-17 13:43:04 分享
作为考了三次才上岸的真纳MBA考生,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,这个考试难就难在"信息差"。很多人光看官网简章就埋头复习,结果发现实际考试比想象中复杂得多。
首先说通过率,官方公布的30%看着不算低,但这里有个"潜规则"——前50名考生直接包圆了40%的录取名额。这些人要么是提前联系好导师的科研党,要么是手握专利的创业者。剩下60%的普通考生,要在笔试、面试、材料审核三座大山里杀出重围。
笔试部分最坑的是英语题型,去年突然把阅读理解换成专业文献翻译,题目直接摘自《哈佛商业评论》最新期刊。我认识的好几个专八考生都栽在这,建议大家平时多看商业类外刊,别死磕四六级词汇。
面试环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工作经历不满5年的,必须拿出"硬货"。我第三次备考时专门做了个农产品电商项目,三个月流水做到80万,面试时把财务报表往桌上一拍,三个考官当场交换眼神点头。后来导师私下说,他们最看重的是"能证明商业思维的具体案例"。
材料审核最容易踩的雷是推荐信。千万别随便找个领导签字,去年有个考生用了某上市公司总监的推荐信,结果学校直接打电话到公司核实,发现推荐人半年前已离职,直接取消资格。建议找直接上司或合作客户,职位不用多高,关键是要真实。
现在说点实在的备考建议,每年3月和9月官网会更新考题大纲,这个一定要打印出来贴在墙上。笔试前两个月,把近五年真题按科目拆解成知识模块,我用的笨办法是把每道题对应的知识点写在便利贴上,贴满整个卫生间墙面,刷牙上厕所都在背。
对了给正在备考的朋友提个醒,别信"“抱过”班",去年有个机构收8万承诺"不过退6万",结果10个考生里8个没过,退费时各种扯皮。自己整理真题+找在读学长取经,比花冤枉钱管用得多。
真纳MBA推荐信怎么写容易过审?
第一招,找对人比写得好更重要
别光盯着职位高的人。你上司的直属领导,可能比公司大老板更适合当推荐人。为啥?人家天天跟你打交道,能说出具体项目细节。比如你带着团队3个月搞定新品上线,把用户留存率提升15%——这种干货比"工作认真负责"有说服力多了。
实在要请大领导写,记得提前沟通重点。有位做医疗器械的朋友,让院长在推荐信里特意提到他疫情期间协调物资调配的事迹,正好贴合MBA重视的社会责任感,这招就挺聪明。
第二招,内容要有"记忆点"
招生官一天看几十封推荐信,最怕千篇一律。试试这个公式,1个核心优势+2个具体案例+3个独特视角。比如想突出管理能力,别光说"带领团队",要写"发现组内新人沟通障碍后,自发组织每周午餐会,三个月内项目交付准时率提升40%"。
有个小窍门,让推荐人用对比手法。像"起初觉得他太年轻难以服众,但通过XX事彻底改变看法"这种表达,比直接夸更真实。
第三招,避开三大坑
关系坑,推荐人邮箱用企业邮箱,别用163、QQ这些。要是推荐人是客户或合作伙伴,记得说明合作背景。
时间坑,别拖到截止前三天才联系推荐人。最好提前一个月打招呼,给人家留足观察记录的时间。
细节坑,同一封推荐信里出现前后矛盾的描述,比如前面说共事两年,后面变成三年,这种低级错误最要命。
第四招,数据要会"说话"
别堆砌数字,要讲出数字背后的故事。比如"带领5人团队"太普通,改成"在人员缩减30%的情况下,重新分配5人团队职责,保障季度目标超额完成",立马就不一样了。有位做电商的朋友,推荐信里提到他优化物流方案后,退换货处理周期从72小时缩短到18小时,这个细节就让招生官印象深刻。
学姐提醒
写完推荐信初稿,自己先做两个检查,首先通读一遍,把"勤奋好学""善于沟通"这类套话全删掉;然后找个没参与申请的朋友看,三分钟内能不能记住三个亮点。如果做不到,赶紧回去重写。
推荐信这东西,说到底就是帮招生官快速拼出你的立体形象。记住一个原则,用事实代替赞美,用细节取代空话。把握好这个度,你的材料绝对能在初审环节跳出来。
上一篇: 真纳大学MBA值不值读?三分钟说透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