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大北方MBA录取率曝光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4-17 14:27:31 分享
每年都有上千人盯着哥伦比亚北方大学的MBA项目,但真正能拿到offer的不到15%。这个数字可不是我瞎编的,是去年项目招生会上教务主任亲口说的。今天就跟大伙唠唠,这个让无数职场人又爱又怕的项目到底怎么回事。
先说硬性门槛。官网写着本科GPA3.0就能申,但去年实际录取的中位数是3.48。特别是金融、咨询背景的申请人,没个3.5根本排不上号。有个在四大干了三年的哥们,GMAT考了710分,工作推荐信还是合伙人写的,照样被放进了候补名单。
面试环节才是真正的修罗场。去年改成线上面试后,面试官特别喜欢揪着工作细节问。有个制造业中层管理被连问三个"当时为什么没考虑其他解决方案",直接问懵了。建议准备5个以上深度案例,每个案例要能说出3个改进方案。
推荐信现在玩出新花样了。去年开始要求推荐人必须用学校提供的模板,还要在推荐信里对比申请人与同岗位其他员工的差异。有个申请人的上司直接在推荐信里写"比90%的同级经理强",结果这成了录取的关键原因。
准备材料千万别套模板。招生办的人私下说,他们能一眼看出哪些文书是中介代笔的。去年有个申请人在文书里写"在便利店打工时优化的货架陈列使销售额提升17%",这种细节真实的故事反而更打动人。
说个内部消息,今年开始新增了视频自荐环节。要求90秒内说清三个问题,为什么转行?为什么现在读?未来五年规划?建议提前写好逐字稿,背景最好选有书架或工作场景的,千万别用虚拟背景。
要是真想申这个项目,建议做好三年规划。第一年刷GPA和语言成绩,第二年积累两个以上跨部门项目经验,第三年集中准备申请材料。有个申请人专门为此考了供应链管理师证书,面试时正好用上。
哥伦比亚北方大学MBA毕业薪资调查
“哥北大的MBA学费那么贵,毕业到底能挣多少哈?”正好手头有他们学校最新发布的就业报告,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,给犹豫不决的朋友们透个底。
先看最实在的数字,2023届全日制MBA毕业生,平均起薪直接冲到了12.8万美元,这还不算平均3.2万的签约奖金。注意哈,这是毕业三个月内的数据。和五年前相比,薪资涨幅超过23%,比美国MBA平均薪资水平高出18%左右。
行业分布挺有意思的。35%的人扎进科技公司,亚马逊、谷歌这些大厂来校招不是说着玩的。金融圈倒是比往年少了些,只占28%,不过对冲基金开价够狠,有个校友拿了25万刀的年包。咨询行业回暖明显,麦肯锡、波士顿咨询这些老面孔又开始大批量招人了。
说几个真实案例更有说服力。机械工程背景的张同学,之前在车企干了六年,读完MBA跳槽到特斯拉做产品战略,底薪14万加上股票期权,直接翻了三倍工资。还有个本地姑娘Maria,原本在社区银行工作,现在进了高盛的旧金山分部,光搬迁补助就拿了1.5万。
学校就业服务确实下本钱。他们搞的“企业深度周”挺有意思,直接把微软、Meta的高管请到课堂,学生组队解决真实业务难题。去年有个小组给沃尔玛设计的社区电商方案,直接被买走落地了,组里五个成员全拿了管培生offer。
要说薪资增长后劲,毕业五年内的校友数据更有看头。2018届那批人,现在平均年薪已经摸到21万美元了。有个搞医疗投资的校友最夸张,去年分红加奖金拿了87万,不过人家每周工作100小时也是真的拼。
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一帆风顺。约7%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,初期收入可能还不如打工。但学校给的创业扶持挺实在,免租金的孵化器、天使投资人对接会这些配套做得扎实。有个做环保材料的创业团队,去年刚拿到350万美元的A轮融资。
地域方面对薪资影响明显。留在东海岸的毕业生平均薪资比西海岸低8%左右,但生活成本能省下将近三成。有个去了丹佛的哥们说得实在,“在纽约拿15万过得紧巴巴,不如在科罗拉多拿13万住大house。”
要说这些钱都是白来的,那也不现实。学生们普遍反映,最累的时候每天睡不到4小时,案例分析的作业量能堆到半人高。有个印度留学生说得好,“这学校就像高压锅,熬出来的都是精华。”
上一篇: 北方哥大MBA值吗?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