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立命馆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立命馆MBA申请,这三点必须达标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3-23 14:29:15 分享

如果你正在考虑申请日本立命馆大学的MBA项目,千万别急着交材料!我帮十几位朋友做过申请辅导,发现很多人卡在细节上。今天说点大实话——立命馆的MBA申请真没想象中复杂,但有三道硬门槛,少一个都白搭。

第一关,语言不是凑数用的

很多人以为考个日语N2就能过关,去年我们有个学员N1考了135分还被要求补材料。教授亲口说过,"我们要的是能参与课堂辩论的人,不是只会做题的。"建议准备两年内的JLPT成绩,N1最好过130分。英语授课项目也别大意,托业800分只是起步线,有学员用雅思7.0申请反而更有优势。

第二关,工作经验别注水

官网上写3年工作经验就能申请,但去年录取者平均工龄是5.2年。有个做零售业的申请人,4年工作经验但带着门店改造案例,反而打败了8年资历的银行主管。重点是你的工作成果要能量化,比如"带过10人团队"不如"带领团队实现季度业绩增长37%"来得实在。

第三关,面试藏着小心机

去年面试新增了小组讨论环节,5个人围坐讨论商业案例。有个考生说错一句话直接被刷,"日本市场太小应该主攻海外"。后来才知道,面试官特别看重跨文化沟通能力。准备面试时要多练日式思维,回答问题废话不多说再解释,千万别绕弯子。

学姐提醒,申请材料里有个隐形加分项——推荐信要找能说具体事例的人写。去年有位申请人让前上司写了"曾用三个月改善仓库管理流程",比空泛的"工作认真"强十倍。

立命馆MBA申请,这三点必须达标

立命馆大学MBA毕业回国好就业吗?

最近不少朋友问我,“去日本读个立命馆大学的MBA,回国找工作到底有没有用?”这个问题还真得拆开聊聊,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但咱可以唠点实在的。

首先,学校名气在国内吃得开吗?

立命馆大学在日本算是私立名校,尤其是商科和文科领域,本地认可度挺高。但实话实说,国内普通人对它的了解可能不如早稻田、东大这些“网红校”。不过,外企或日企的HR大多门儿清,尤其是一些和日本有业务往来的公司,一听立命馆的MBA,心里多少会高看一眼。如果是北上广深这些日资企业扎堆的地方,机会更多。

日本MBA和欧美比,有啥不一样?

立命馆的MBA课程挺务实,不少课直接对接企业案例,尤其是日本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模式,比如成本控制、流程优化这些,学了回国进制造业、贸易公司或者日企分部,上手会更快。而且日本留学费用比欧美低,性价比不错。但缺点也很明显——国际化程度可能不如英美,如果目标是进纯外资大厂,可能得靠个人多攒点海外经历。

回国能找啥行业?

日企或中日合资企业肯定是“对口选项”。比如丰田、松下这些大厂的中国分部,或者国内互联网公司对日业务部门(像跨境电商、游戏出海),都很需要既懂商业逻辑又熟悉日本市场的人才。另外,有些金融、咨询公司也会招有日本背景的MBA做区域分析。身边有学长姐回国后进了四大做日企审计,也有去新能源公司负责对日合作的,路子不算窄。

校友资源能帮上忙吗?

立命馆的校友网在日本挺强大,尤其是关西地区。但国内的话,校友相对少,得靠自己多跑活动。不过日本留学圈本身比较抱团,混个微信群、参加同城交流会,经常能碰到“校友的校友”,内推机会还是有的。建议在读期间多和教授、同学打好关系,有些教授在日本企业圈人脉广,写封推荐信可能比海投简历管用。

日语不好会不会拖后腿?

如果完全不会日语,回国找日企相关岗位确实吃亏。但MBA课程本身是英语授课,所以英语沟通能力肯定没问题。建议在读期间考个N2,哪怕突击半年也够用。很多日企在中国的岗位其实不需要日语特别溜,但能看懂报表、打个商务电话,绝对加分。

说一千,道一万说点大实话

立命馆MBA回国就业,不算“金字招牌”,但也不是“野鸡学历”。关键看你怎么用这个经历。比如留学期间多攒实习(日本企业的实习经历国内挺认),或者结合中国和日本的行业差异找机会——像养老产业、环保技术这些领域,日本经验直接能移植。

另外,心态得摆正。别指望一回国就年薪百万,但起薪比国内普通硕士高个20%-30%是常态。尤其是进日企的话,晋升体系稳定,适合求稳的人。如果真想冲高薪,建议多关注国内新能源、跨境电商这些风口行业,把日本学的精细化管理和国内打法结合起来,反而能变成独特优势。

留学值不值,一半看学校,一半看自己。立命馆的MBA算是个不错的跳板,但最终混得好不好,还得看你在读书期间攒了多少本事,回国后能不能快速接地气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