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香港城市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香港城大MBA学费25万,这三门课不过直接挂科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1 10:23:29 分享

香港城市大学MBA的课程情况,尤其是必修课到底值不值得花这个钱。作为去年刚毕业的老学长,今天掏心窝子和大家唠唠这三门"要命"的必修课,准备报考的可得拿小本本记好了。

先说大实话,城大MBA总学费这两年涨到25万港币左右,但最让学员头疼的不是费用,而是这三门"死亡必修课":战略管理模拟实训、商业数据分析实战、跨文化领导力工作坊。教务处的李老师跟我透露过,每年至少有15%的学员栽在这些课上。

战略管理那门课可不是光写论文就能过关的,得在48小时内组队完成企业诊断报告。去年我们组就通宵了两晚,光咖啡就喝了三大壶。最要命的是评分标准——实操方案要经过港交所上市公司的CFO现场点评,想蒙混过关?门儿都没有!

数据分析课更刺激,考试直接给真实的企业销售数据,要求用Python清洗分析。我室友一同事考场上急得直冒汗,对了代码报错37次,硬是把电脑给整死机了。后来补考费交了8000港币,现在提起这事还肝儿颤。

要说最蹊跷的还得数跨文化课,上课地点经常变。我们那届被拉到迪拜的黄金市场做实地谈判,阿拉伯商人那砍价套路,教科书上可找不着。考核方式是跟当地人真实交易,利润率达不到20%直接重修。同班的王姐到现在都做噩梦梦见骆驼商队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三门课虽然虐,但真能学到东西。我现在跳槽到投行,做并购方案时全靠当年实训打下的底子。教战略的陈教授有句话我记到现在:"商场如急诊室,没时间让你慢慢翻教科书。"

给准备报考的提个醒:要是数学底子差,先恶补Python基础;英语不过关的,建议提前半年练商务谈判;最最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,城大的小组作业能逼出你的社交潜能。

香港城大MBA学费25万,这三门课不过直接挂科

香港城市大学MBA申请,哪三类人最容易淘汰?

每年申请香港城市大学MBA项目的竞争都像早高峰的地铁站,挤得水泄不通。虽然招生简章上写着"择优录取",但混过申请圈的人都知道,有三类人特别容易在材料初审阶段就被"刷"下来。

第一类:成绩单上有"硬伤"的学霸

很多人以为GPA3.5+就稳了,结果发现城大MBA办公室的老师们拿着放大镜在看成绩单。去年有个金融行业申请人,GMAT考了720,但大二那年有门专业课62分,直接被要求写补充说明。招生官私下透露,他们特别在意申请者的学习曲线——如果你大一成绩普通,但后面三年持续上升,反而比四年平均分高但后期下滑的更有优势。重修刷分的课程会单独标注,突击提分的小聪明在这儿不太管用。

第二类:工作经历"掺水"的职场人

去年申请季就闹过笑话,某申请人把实习期间跟着做的项目写成自己主导,结果面试时被追问项目细节当场露馅。城大特别看重两年以上真实职场经历,那些把团队业绩说成个人功劳、工作时间注水的申请人,基本逃不过背调。有个潜规则:如果你在中小企业工作,要具体说清公司规模和行业地位;要是在大厂,得证明自己不是"螺丝钉"。有个做市场的小老板,虽然公司年流水只有800万,但把开拓东南亚市场的细节讲得透彻,反而PK掉了某快消巨头的区域经理。

第三类:推荐信"不走心"的申请者

见过最离谱的推荐信,推荐人把学生名字都写错了还没发现。城大要求的两封推荐信必须是直系上司或合作方,那些找亲戚朋友当推荐人的基本直接出局。去年有个申请人,让前领导用公司抬头纸手写推荐信,还盖了部门章,比用模板的PDF版多了三分真实感。秘诀在于推荐信要带具体事例,比如"他在2022年促销活动中协调5个部门,提前3天完成部署"这种细节,比空泛的"工作认真负责"有用十倍。

准备材料时千万别套模板,去年有位申请人把给其他学校写的PS原封不动交上来,里面还写着"向往贵校很多的校友资源"——问题是城大MBA的特色根本不是这个。建议多看看官网最新动态,学校在推数字化转型课程,能结合这个方向写职业规划会更讨巧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