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香港城市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香港城市MBA值不值?普通工薪族用五年经历说大实话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20 15:15:15 分享

收到很多私信问"香港城市大学的MBA到底有没有用",作为普通家庭出身、靠贷款读完这个项目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。我明告诉你:值,但得看你怎么用。

先说你们最关心的三点:

1. 学费账本:我这届学费28万港币(现在涨到32万了),加上生活费总共花了40万左右。但香港有特殊的税收政策,毕业后年薪超过200万港币的部分只用交15%的税,这个优势深圳广州都比不了。

2. 隐形资源:很多人不知道城大跟四大会计事务所签了人才通道,我们那年有23个同学通过这个渠道进了安永和毕马威。还有个冷知识——学校创业中心能给校友提供免费办公场地,我认识个做跨境电商的同学,靠这个省了两年房租。

3. 时间成本:别信什么"周末上课轻松拿证",真实情况是每周至少20小时小组讨论。我们班有个宝妈每天哄睡孩子后从11点学习到凌晨2点,坚持了整整18个月。

重点说说普通人的机会在哪:

转行跳板:我们班35个人里,7个从传统制造业转行到投行,秘诀是选对金融科技方向的选修课

人脉变现:校友会定期组织大湾区企业参访,上次去大疆直接有3个内推名额

隐形福利:持香港硕士学历在上海落户能加30分,深圳还有5万块的海归补贴

但有三类人真不建议读:

1. 指望靠文凭直接升职的(老板更看重实际能力)

2. 存款少于50万的(香港租房单间都要1万2起步)

3. 英语六级没过的(全英文授课真要命)

对了说句大实话:这个MBA就像健身卡,办卡容易坚持难。我见过太多人中途放弃,也见过快递小哥逆袭成投行经理。关键看你敢不敢把学费当投资而不是消费。

香港城市MBA值不值?普通工薪族用五年经历说大实话

香港读研真实开销清单:这些隐藏消费要当心

一、学费:专业不同,差距能有多大?

香港高校的学费差异极大。比如港大、港中文的商科类专业(金融、MBA),一年学费普遍在35万-45万港币,而文科或教育类专业可能只要15万-20万港币。

注意: 部分专业会额外收“课程材料费”,比如设计类需要买耗材,传媒专业可能要自备拍摄设备,这些隐形附加费一年可能多出5000-1万港币。

二、住宿:校内宿舍靠抢,校外租房更烧钱

香港高校宿舍名额紧张,大部分研究生得自己租房。以港岛和九龙为例:

单间:6000-12000港币/月(唐楼老破小vs高端公寓)

合租:4000-8000港币/月(分摊客厅或住“劏房”)

隐藏成本:

押金通常“两押一付”,一次性交3个月房租;

中介费是月租的50%,租房合同还可能收“印花税”;

水电费贵,夏天开空调一个月轻松超1000港币。

三、吃饭:食堂救急,外卖要命

学校食堂一顿饭25-40港币能搞定,但课业忙的时候免不了靠外卖或下馆子。茶餐厅一个套餐50-70港币,奶茶店一杯饮料30港币起步。

小技巧: 自己做饭能省不少,但香港菜市场的蔬菜价格比肉贵,一斤菠菜能卖到20港币。

四、交通:八达通不是万能

学生八达通坐地铁有折扣,但住得远的话,每月交通费也要500-800港币。赶时间打车?红隧过海加30港币隧道费,10公里车费直奔150港币。

冷知识: 香港的士后备箱放行李每件加收6港币,高峰期可能拒载短途客。

五、其他隐形消费:没有最坑,只有更坑

1. 学生签证:申请费、邮寄材料费、保证金(部分学校要求存5万港币在银行冻结);

2. 保险:学校强制买医疗保险,一年2000-3000港币,看病还得自付部分费用;

3. 教材:一本英文原版书500港币起步,建议找二手或电子版;

4. 社交:同学聚餐AA制,人均200港币算常态,周末爬山、看展看似免费,但交通和装备也得花钱。

说一千,道一万说两句

香港读研的开销就像“打游戏通关”,明面上的学费、住宿只是第一关,真正烧钱的是琐碎的生活细节。建议提前查清楚专业收费细节,租房时避开“二房东”坑,多关注汇率波动(交学费能省一笔)。如果预算紧张,做好每周末去深圳囤粮、剪头发、看牙医的准备——毕竟,省钱这件事,全靠细节抠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