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特利尔大学MBA这7门课,本地学生悄悄收藏的避坑清单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11 11:59:30 分享
蒙特利尔大学MBA课程的真实情况,尤其是必修课到底学什么、难不难。作为在本地生活了8年的"老油条"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门课表里藏着的"隐形门槛"。
第一学期的重头戏当属《商业决策模拟》。这门课可不是普通的案例分析——每周都要用学校的定制软件模拟企业经营,去年有3成学生卡在这门课的现金流测算环节。我亲眼见过同学因为没搞懂蒙特利尔本地的税务优惠政策,在模拟中直接破产重开。
要说最实用的必修课,《跨文化谈判》必须榜上有名。蒙特利尔作为英法双语城市,这门课会带着学生去当地企业实战演练。去年有个案例是模拟魁北克建筑公司与中国供应商的价格谈判,光是"合同中的bonne foi(诚信原则)条款"这个概念,就让不少国际学生记了满满两页笔记。
可能很多人想不到,《商业法语写作》居然是毕业必修。虽然入学时要求B2水平,但课程要教的是正宗的商务文书规范。去年有同学把"请您查收附件"直译成"Veuillez trouver en pièce jointe",结果被教授圈出来说这是巴黎式表达,在魁北克应该说"Veuillez consulter le document ci-joint"。
说到最"虐"的课程,《数据分析与可视化》当仁不让。这门课要求用Power BI处理真实的企业数据集,去年作业是分析蒙特利尔港口过去5年的货运数据。教授特别看重地域性洞察,比如要看出冬季圣劳伦斯河结冰期对运输成本的影响。
其他必修课还有《可持续商业战略》《组织行为学》《创新管理》等,每门课都会结合魁北克本地案例。比如《可持续战略》就剖析过蒙特利尔自行车共享系统BIXI的运营模式,作业要设计碳中和方案时,必须考虑本地冬季长达5个月的特殊气候。
建议新生重点关注三点:一是提前熟悉魁北克商业法规,二是多参加学校的企业参访(特别是蒙特利尔的人工智能和航空企业),三是善用学校提供的法语润笔服务——很多作业不是内容不好,而是语言细节被扣分。
蒙特利尔大学MBA毕业率与淘汰课程数据公开
,蒙特利尔大学(Université de Montréal)公开了其MBA项目的毕业率及部分课程的淘汰数据,引发不少关注。作为加拿大顶尖商学院之一,这份数据对计划申请的同学来说,值得仔细研究。
毕业率到底怎么样?
根据校方统计,蒙特利尔大学MBA项目的整体毕业率在82%左右。乍一看数字不低,但横向对比加拿大其他Top 10商学院(如多伦多大学Rotman商学院约85%、麦吉尔大学Desautels约83%),属于中等偏上水平。不过要注意,这里的毕业率包含了本地学生和国际生的综合数据。
有在校生反馈,国际生的实际毕业压力更大。一方面,语言问题(尤其是法语授课课程)可能影响学习进度;另一方面,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对非母语学生不够友好。比如小组案例讨论中,语言表达和逻辑连贯性占比很高,容易拉开差距。
哪些课程容易“挂科”?
蒙特利尔MBA的课程设置偏重实践与理论结合,淘汰率较高的科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门:
1. 战略成本管理(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)
这门课被学生戏称为“数理逻辑地狱”。内容涉及大量财务建模和数据分析,需要快速掌握Excel高级函数及行业案例应用。挂科率约15%,主要原因是作业量庞大,且计算错误直接导致分数扣减。
2. 商业伦理与决策(Business Ethics and Decision Making)
听起来像“水课”,实则不然。课程要求用哲学框架分析商业场景,并撰写批判性论文。许多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因不适应开放式论述而低分飘过,挂科率约12%。
3. 国际市场营销(Global Marketing)
难点在于跨文化案例分析。教授会提供大量非英语地区的真实商业数据(如东南亚、拉美市场),要求学生设计本土化策略。缺乏全球化视野的同学容易抓不住重点,挂科率约10%。
为什么有人能顺利毕业?
和几位毕业的校友聊过后,发现他们的成功经验高度一致:提前规划时间,善用学校资源。
蒙特利尔MBA提供“学习小组匹配服务”——将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固定团队,避免因沟通不畅拖累进度。商学院图书馆的案例数据库非常齐全,尤其是北美中小企业实战资料,对完成作业帮助很大。
值得一提的是,校方对挂科有“补考缓冲机制”。如果某门课首次考试未通过,可申请付费重修(约加币800/门),补考通过后不影响毕业。但每学期最多重修两门,且总学习时长不能超过规定期限。
给新生的实用建议
1. 语言准备别松懈
即便选择英语授课项目,蒙特利尔本地企业案例中常混用法语资料。建议入学前突击基础商务法语,至少掌握专业术语。
2. 第一学期别贪多
校方允许自主选课,但新生普遍高估自己的适应能力。稳妥的做法是:第一学期先修核心基础课(如财务管理、运营管理),等熟悉节奏后再挑战高难度选修课。
3. 多蹭教授Office Hour
蒙特利尔的教授风格偏务实,喜欢主动提问的学生。课后带着思考去找他们讨论,不仅能理清思路,还可能获得考试方向的“隐形提示”。
蒙特利尔大学MBA的淘汰数据看似严苛,但细看规则其实留有空间。关键还是看个人如何利用学校的支持体系,把压力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计划。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