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当前位置: 免联考国际mba > mba院校库 > 蒙特利尔大学mba > 报考常识

普通家庭敢不敢读蒙特利尔大学MBA?三个毕业生的真心话
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21 09:47:39 分享

刷到好多中介把蒙特利尔大学MBA吹得天花乱坠,说什么"低门槛拿枫叶卡"、"回国年薪百万"。作为一个在蒙特利尔生活了8年的老油条,今天找来了三个真实毕业生,让他们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。
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。小王是2019级学生,当时学费折合人民币26万左右。但今年汇率涨了,加上每年5%的学费涨幅,现在至少要准备35万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学校强制要求买当地医疗保险,一年又多出8000块。还有租房子,现在蒙大周边单间月租都涨到6000人民币了,这些隐形开销中介可不会告诉你。

语言门槛方面,虽然官网写着雅思6.5,但教秘私下透露,两年实际录取平均分是7.0。别忘了商科背景的同学,学校现在卡本科成绩卡得严,去年有个二本学生GPA3.2被拒了,反而录了个三本但GPA3.8的。建议普通背景的申请者,最好有2年以上管理层经验再试。

课程强度比想象中大多了。在读生小李说,每周光预习材料就要看200页英文文献,小组作业经常要做到凌晨。最要命的是本地学生占比60%,他们上课发言特别积极,中国学生刚开始根本插不上话。不过熬过前三个月,口语和抗压能力确实突飞猛进。

就业方面,留在加拿大的毕业生平均起薪5.5万加币(约29万人民币),但要注意这两年加拿大IT行业裁员严重。回国就业的话,头部咨询公司给的起薪在25-35万之间,不过特别看重留学期间的实习经历。有个毕业生在读书期间跑去温哥华做了半年跨境电商,后来成功转行互联网,这个思路值得借鉴。

建议普通家庭的同学,如果存款没到80万,真的要慎重。有个毕业生当初刷爆信用卡交学费,后来被迫同时打三份工,差点抑郁。但家里能支持100万以上的,这个项目性价比确实比英美高——既能拿三年工签,又能低成本移民。

亲情提示,千万别信"中文授课"的宣传。虽然有些选修课有中文助教,但主课全是英文教学。有个40岁的大哥就是轻信了中介,结果上课完全跟不上,说一千,道一万只能退学。

普通家庭敢不敢读蒙特利尔大学MBA?三个毕业生的真心话

蒙特利尔大学MBA申请,这些隐藏条件中介绝不会说

想申请蒙特利尔大学的MBA?别急着照搬官网要求!很多中介只会告诉你“成绩达标就行”,但真正影响录取结果的细节,他们可能压根儿不提。今天咱们就聊点大实话,帮你绕过那些申请路上的“坑”。

1. 语言成绩的“隐藏线”

官网上写雅思6.5或托福90就能申请,但实际录取的学生中,90%的人语言成绩远超这个标准。尤其是口语单项,蒙特利尔大学所在的魁北克省双语环境特殊,教授特别看重实际交流能力。建议口语至少刷到7分以上,别卡着最低线交材料。

另外,学校接受托福拼分(MyBest Scores),但不会主动提醒你。如果某次考试听力或阅读发挥失常,完全可以挑最高分组合提交,这点中介很少主动提。

2. 工作经验不是“凑数就行”

虽然官网写着“2年以上工作经验优先”,但实际审核时更看重行业相关性和岗位含金量。比如你在快消行业做市场策划,就比普通行政岗位更有优势。有个冷知识:学校对创业经历非常认可,哪怕公司没盈利,只要你能讲清楚商业逻辑和成长过程,反而比大厂流水线岗位加分。

3. 推荐信要找“对的人”

别迷信title!找CEO或政府官员写推荐信不如直接上司实在。招生官最想看到的是具体案例:比如你如何在团队冲突中解决问题,或者主导过什么项目。有个校友透露,教授们甚至会打电话给推荐人追问细节,所以务必提前和推荐人沟通好实例。

4. 面试暗藏“地域偏好”

蒙特利尔大学MBA面试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主动提到法语能力绝对加分。哪怕你只会简单打招呼,也能体现对当地文化的尊重。另外,面试官可能会突然切换到案例分析模式,比如当场让你估算蒙特利尔咖啡市场的规模。这时候重点不是答案精准,而是考察逻辑思维和反应速度。

5. 文书要避开“通用模板”

千万别写“贵校排名高、资源好”这种万能开头。招生官每年看几百份几乎雷同的PS,早就免疫了。试试这招:去官网查当年教授的研究方向,比如有人研究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”,就在文书里结合自己的经历谈看法。哪怕只有两句话,也能让审核人觉得你是“量身定制”申请。

6. 课程匹配度比想象中重要

很多人忽略官网的课程结构。蒙特利尔MBA强调“商业分析”和“可持续发展”,如果你本科是文科背景,最好提前修过统计学或环境经济相关网课(Coursera证书也认)。有个隐藏操作:在LinkedIn上找在读学生看他们分享的课程作业,文书里提到具体某门课会显得诚意十足。

7. 本地人脉资源别浪费

魁北克本地企业(比如航空巨头庞巴迪、游戏公司Ubisoft)和学校有深度合作。申请前建议参加蒙特利尔商会的线上活动,或者通过校友引荐认识相关人士。有个真实案例:学生因为在LinkedIn上给一位校友的行业观点点赞留言,面试时直接被考官认出,好感度瞬间拉满。

亲情提示一句:申请截止日期前2周提交材料最容易通过初审。太早交会被当作“试水”处理,太晚交又可能遇上招生名额紧张。把握好这个时间窗,成功率能提升不少。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