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高商MBA值不值?这三类人读就是浪费钱
来源:免联考国际mba 2025-05-20 12:19:47 分享
收到不少读者提问:"巴黎高等商学院的MBA项目,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出身的人读到底有没有用?"作为在留学行业摸爬滚打8年的"老人",今天就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。
先甩个硬核数据:HEC Paris全日制MBA最新公布的毕业生数据,平均年薪超过12万欧元(折合人民币约93万),但学费要8.7万欧元(约67万人民币)。光看这组数字,很多人可能就坐不住了——这么贵的学费,普通家庭能回本吗?
先说大实话: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砸这个钱。我接触过的案例里,至少有三种人特别容易"踩坑":
第一类:单纯想镀金的普通上班族。有个做会计的学员,年薪25万,非要贷款读这个项目。结果毕业发现,顶级投行和咨询公司更看重之前的工作背景,他现在反而因为年龄大+没相关经验,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。
第二类:创业资金不足的小老板。认识个开奶茶店的老板,听人说读MBA能扩大朋友圈子,结果发现同学都是跨国企业高管,根本不在一个圈子。反而因为两年没管店,回来发现市场都被连锁品牌挤占了。
第三类:想转行的职场小白。最惨的是个26岁的行政妹子,以为读个MBA就能进投行。但实际情况是,顶级金融机构更看重本科院校和实习经历,她现在月供3万还贷款,压力大到天天失眠。
那到底哪些人适合读?根据我整理的23个真实案例,这三类人最划算:
1)家族企业继承人,需要国际视野和人脉
2)跨国企业中层,公司全额赞助进修
3)有5年以上管理经验,想冲刺世界500强高管岗
举个真实例子:我去年带过个学员,某车企海外市场总监,公司承担70%学费。他读完后直接升任亚太区副总,年薪翻了三倍。这种案例才是常态,普通人想复制?难!
关于学费还有个冷知识:HEC的奖学金主要给发展中国家申请者,但去年中国学生获奖比例不到8%。更扎心的是,就算拿到奖学金,生活成本也要准备至少40万人民币。建议普通家庭的同学,先算算自己多久能赚回这两年的机会成本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掏心窝的话:教育投资不是买彩票,别被光鲜的排名晃花了眼。就像买房子要量力而行,选MBA项目更要看准自己的"基本盘"。下次再聊聊《年收入多少的家庭才敢送孩子读国际MBA》,咱们掰开揉碎了算笔明白账。
年收入多少的家庭才敢送孩子读国际MBA
国际MBA到底要花多少钱?
先说最现实的——钱。国际MBA的学费和生活费,不同国家差异挺大。以热门留学地为例:
美国:顶尖商学院(比如哈佛、斯坦福)两年学费约80万-120万人民币,加上生活费,总开销轻松突破150万。
欧洲:英国伦敦商学院、法国INSEAD等,一年制项目居多,学费约50万-80万人民币,加上生活费,整体在80万-120万左右。
亚洲:新加坡、香港的MBA项目相对“亲民”,学费30万-50万人民币,总费用控制在60万-80万。
这还没算上申请时的考试费(GMAT、托福)、中介费、机票签证这些零碎开支,随便一加又是几万块。
家庭年收入多少才扛得住?
按中国人的消费习惯,很少有家庭会“砸锅卖铁”供孩子读书,更多是靠积蓄或稳定收入支撑。这里分几种情况看:
1. 年收入50万以下的家庭
如果家里年收入在50万以内,刨去房贷、日常开销、老人赡养等,能攒下的钱有限。除非有额外积蓄(比如存款100万以上),否则供孩子读国际MBA压力会很大。可能需要贷款或借钱,风险较高。
2. 年收入50万-80万的家庭
这类家庭属于中产偏上,如果孩子成绩不错,能申到奖学金(比如减免30%-50%学费),加上存款,勉强可以覆盖费用。但需要精打细算,比如选择性价比高的亚洲项目,或者让孩子在读期间兼职。
3. 年收入100万以上的家庭
这个收入层级的家庭,只要没有特别大的负债(比如多套房贷款),供孩子读国际MBA相对轻松。甚至可以考虑英美顶尖院校,为孩子的履历镀层金。
除了学费,还有哪些隐藏成本?
很多人只盯着学费,其实“看不见的钱”也不少:
社交成本:MBA的圈子文化浓,聚餐、活动、跨国交流,一年没个几万块打不住。
机会成本:辞职读书意味着至少1-2年没收入,如果原本薪资不错,损失可能超过学费。
职业风险:读完MBA≠高薪工作,如果行业不景气,回报周期可能拉长。
砸钱读国际MBA,到底值不值?
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看两点:
1. 孩子的职业规划:如果想进投行、咨询或跨国企业,顶尖MBA确实是敲门砖。比如摩根、麦肯锡这类公司,给MBA毕业生的起薪常年在80万-120万人民币。
2. 家庭的经济韧性:如果这笔钱占了家庭资产的一半以上,建议慎重;如果能承受“最坏结果”(比如孩子毕业后薪资一般),那就放手一搏。
普通家庭怎么降低压力?
申请奖学金:很多学校提供Merit-based奖学金,成绩好、背景优秀就能申。
选低成本地区:比如新加坡、德国,学费低,生活费也相对可控。
分期付款:部分学校允许学费分学期支付,缓解一次性压力。
半工半读:欧洲一些国家允许留学生每周打工20小时,补贴生活费。
说一千,道一万说句实在话:国际MBA是个“奢侈品”,但未必是“必需品”。有的孩子靠工作经验也能爬到大厂高管,有的家庭咬牙供孩子读书却换来失望。关键还是得看孩子是不是真需要这条路,以及家里有没有“输得起”的底气。
上一篇: 巴黎高商MBA官网报名全攻略,这三点不注意学费打水漂
下一篇: 没有了!
Copyright © 2025 国际MBA招生网 版权所有
辽ICP备2022001038号-3